谁动了蒙牛的“奶酪”?

这场相互救赎的游戏成功了吗?

谁动了蒙牛的“奶酪”?

3月份,曾被蒙牛多次青睐的奶酪品牌“妙可蓝多”发布2022年财报。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7.84%;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下降12.32%。不仅如此,妙可蓝多去年的毛利率也由2021年的48.51%下降至40.73%。

2022这一整年,这家奶酪巨头的日子过得都难以启齿,曾经在2021年创下44.78亿元的营收规模,经历一年努力,也只增加了3.52亿元的营收增长。这几年,奶酪市场愈发壮大,从蒙牛多次增持妙可蓝多的动作就能窥出这个领域前景诱人。

但妙可蓝多的表现似乎让蒙牛多少有些失望。

环顾奶酪市场四周,即便是蒙牛手握妙可蓝多,也难逃被包围的厄运。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奶酪棒市场的渗透率达到30%,具体来看,各大品牌皆有输出点,2021年百吉福在中国奶酪市场占有率24%;光明推出“不加水的纯奶酪棒”;奶酪博士主打母婴人群;君乐宝入股思克奇奶酪棒,主打高钙;妙飞奶酪棒主打“0蔗糖”等等。

是谁动了蒙牛的奶酪?蒙牛急需一个答案。

这场相互救赎的游戏成功了吗?

坦白来讲,蒙牛与妙可蓝多之间的关系存在相互依赖,彼此救赎。

首先是对于妙可蓝多,蒙牛的出现无疑象征着两种优势从天而降,一是资金来源,二是原料成本。一直以来,妙可蓝多的现金流着实成迷,尤其是2017年到2019年,彼时国内的奶酪市场还未迎来真正的爆发,奶酪企业业绩惨淡。

数据显示,2017-2019年,妙可蓝多业绩净利润只有428万元、1064万元、1923万元,扣非后主业只在2017年赚了111.4万元,2018年和2019年均亏损上千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971万元、-1.64亿元、-2.23亿元。

简而言之,这家奶酪企业极度缺钱,蒙牛随后的入股在商业世界里等同于雪中送炭,数据显示,由于收到蒙牛定增款,光在2021年,妙可蓝多公司货币资金余额较前一年提升329.4%。在原料供应中,蒙牛的到场也让妙可蓝多相比其他企业优势大增,来自一线的生产数据表明,10斤鲜奶才能生产1斤奶酪,妙可蓝多奶酪产品的生产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到了总成本的5成以上。

也就是说,原料之于奶酪企业极其重要,妙可蓝多此前的原料一部分来自恒天然,而恒天然本身就有自己的乳酪品牌安佳,妙可蓝多在这条供应链上所受的限制太多,蒙牛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妙可蓝多的原料压力。

至于蒙牛方面,这几年,随着常温奶的增速下降,蒙牛一直在苦心孤诣地寻找第二增长业务。正如伊利在奶粉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蒙牛也急需在其他领域发光发热来对冲常温奶市场缩水的风险,只不过,奶粉行业没给它太多发挥的空间。

2019年,卢敏放卖掉了君乐宝股权,赚了近36亿元,奶粉业务就无大的起色,核心棋子雅士利的业绩,长期疲弱。2022年1-6月,蒙牛奶粉业务收入为18.94亿元,较上年25.47亿元大幅下降,占总收入的比重,由5.6%下滑至4.0%。

如此背景下,奶酪赛道成了蒙牛寄予厚望的第二战场。第一,奶酪在近年来的势头算得上是整个乳制品的佼佼者,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奶酪在我国乳制品消费中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3.2%,相比之下,乳品第一大品类常温白奶,增速只有4.1%。

第二,2022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发布,奶酪片被首次写进其中,这也标志着奶酪主打餐桌营养卖点有了专业支持。蒙牛的奶酪计划实际早在妙可蓝多之前就频现端倪,蒙牛有自己的奶酪产品,其未来星奶酪棒的代工厂正是妙可蓝多。

2018年,蒙牛设立奶酪事业部,2019年又跟欧洲最大乳品企业ArlaFoods合作,并且在2019年的业绩公告中表示奶酪受益乳品消费升级,将成为未来主要增长点。妙可蓝多一度成为蒙牛奶酪业务增长的关键平台。

时至今日,蒙牛与妙可蓝多之间的救赎游戏到底进展得如何?总体来看,双方都未必满意,特别是妙可蓝多受制于营销投入与品牌竞争,一度让自己的处境分外尴尬,当然也给蒙牛交出了一份并不算合格的答卷。

据悉,2022年上半年,妙可蓝多收入在26亿左右,净利润仅1.32亿元,蒙牛分得的利润仅在4000万元左右。而即便有蒙牛做靠山,妙可蓝多的钱仍然不够烧,2022年,妙可蓝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2.05亿,现金流为负。财报显示,2022年末,公司持有货币资金13.58亿元,而公司的短期借款就有13.56亿。

想吞下这块奶酪,蒙牛恐怕仍需努力。

妙可蓝多逐渐 “蒙牛化” ?

关于妙可蓝多,蒙牛可谓宠爱至极,同时也少不了暗藏心思。据悉,预计蒙牛于2023年7月将奶酪业务全部注入妙可蓝多,卢敏放也曾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要为妙可蓝多的未来动动脑筋,但前提是妙可蓝多要在三年之内退出液态奶市场。

对于这一点,妙可蓝多恐怕不得不照做,毕竟其本身的液态奶占比就在逐年下降,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妙可蓝多液态奶营业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7.03%,同比减少3.30个百分点;液态奶产品毛利占公司主营业务毛利比例为2.37%,同比减少1.86个百分点。

不可否认,蒙牛想进一步掌控妙可蓝多,除了资金链上的把握,其他各方面都需要加强话语权,前者对后者的赋能不仅体现在物质供应上,还有专业化、品牌化、规范化、资本化、规模化的运营,而就目前来看,妙可蓝多的发展路径中,蒙牛的“影子”越来越明显。

谁动了蒙牛的“奶酪”?

众所周知,蒙牛是乳企中屈指可数的营销大户,许多年前,国人的牛奶消费习惯全靠蒙牛与伊利的疯狂刷屏。时至今日,妙可蓝多似乎也想故技重施,用铺天盖地的营销席卷消费者对奶酪的意识与需求。

数据显示,2021年,妙可蓝多的销售费用高达11.59亿元,同比增长63.08%。其中广告促销费用为9.06亿元,同比增长61.5%。2022年公司营收48.3亿,营业总成本就来到了46.99亿,达到了97%以上,其中,销售费用占到25%,在三费里面占比最高,比2021年同比上涨5%。

渠道上,妙可蓝多不重线上,反重线下,基本与传统乳企的打法如出一辙。仅在2021年,妙可蓝多的经销商就高达5363家,较2020年底数量增长1倍以上;销售网络覆盖约60万个零售终端,覆盖全国96%以上地级市以及85%以上县级市。其中,新增经销商数量3606家,新增数量已超过公司2020年末经销商总数量2626家。

这种策略对于蒙牛这种生长多年,在行业根深蒂固且财大气粗的巨头而言,或许可行,但妙可蓝多即便背靠蒙牛,企业实力也经不起折腾,何况奶酪市场较牛奶的成熟度也有待提高,总之,面子有了,却难免丢了里子。

2021年,凯度欧睿数据显示,妙可蓝多市占率已超30%,成为中国第一奶酪品牌。但也是在这一年,公司名利双收,实现营业收入44.78亿元,同比增长57.31%,是史上最赚钱的一年。却因为广告促销费花了9亿元,导致净利润只有1.5亿元左右。

到了2022年,一系列外界不可控因素,让其表现更加惨淡。

回望蒙牛的峥嵘岁月,从微末之流到疯狂超越伊利,又从顶峰沦为千年老二,然后一路差距越拉越大,从某种角度上,妙可蓝多与蒙牛前半生的命运轨迹何其相似,但愿它能稳住,不至于重蹈覆辙。

奶酪生意,全靠儿童消费?

相比国外,奶酪在国内的消费市场总是显得狭窄且单调。走过超市琳琅满目的货架,放眼望去,五颜六色的卡通包装,如妙可蓝多皮卡丘、百吉福哆啦A梦、伊利迪士尼……似乎都暗示着奶酪市场只有儿童群体那么一个弥足可贵的金主。

奶酪品牌们正在等待一个多样化的市场时机,从儿童群层扩大出去,找到更多消费场景。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奶酪消费的行为轨迹便渐渐从儿童市场跨越出来,茶饮、餐桌、成人零食无有不沾。

谁动了蒙牛的“奶酪”?

根据数据调查显示,2022年1-8月,小红书平台上“成人奶酪”的互动趋势已经明显超过“儿童奶酪”。同样在小红书平台上,2022年1-8月,奶酪作为“出行零食”的内容互动趋势也超过了“居家烘焙”。根据2022中国饮品行业产品报告,在过去一年的新品调查中,使用数量TOP10的小料,奶盖、奶油、酸奶、冰淇淋均有出现,共使用526次,占全部新品三成以上。

因此,奶酪品牌开始在各大细分赛道里各显身手,企图先人一步抓住风口。这其中,恒天然凭借安佳押注B端餐饮烘焙,据悉,恒天然在这个赛道的占有率一度高达90%,截至目前,安佳餐饮服务业务已覆盖全国350个城市,已进入餐饮代工厂、中式烘焙、中餐及火锅等多个领域。

伊利则联手美团点评以及85度C、COSTA、皇冠幸福里、漫咖啡、思特堡和质馆咖啡6个品牌,走进了茶饮圈。蒙牛这边,先是跟巴黎贝甜等烘焙品牌开启品牌联合,另一边作为主力的妙可蓝多一心强化餐饮系列。

据悉,2022年上半年,妙可蓝多上半年家庭餐桌系列实现收入2.84亿元,同比增长94.31%;餐饮工业系列实现收入3.40亿元,同比增长59.25%。可奶酪品牌的路子真的变宽了吗?其实不尽然,行业依存儿童时日已久,国内对于奶酪饮食的习惯又不算深厚,短时间内场景转移不太现实。

当然,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据凯度消费者指数显示,儿童奶酪零食已占据奶酪零售市场份额的55%。华安证券研报数据显示,我国奶酪消费仍然集中在儿童群体,在奶酪零售额中占比达到64%,而家庭佐餐消费和成人消费仅占33%和3%,有52%的调研人群仅购买儿童奶酪,同时购买全部品类的占比仅有1%。

这是一个悲伤的现实,让奶酪品牌们空欢喜一场。

道总有理,曾用名歪道道,互联网与科技圈新媒体。同名微信公众号:道总有理(daotmt)。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4月4日
下一篇 2023年4月4日

相关推荐

  • 认养一头牛,十年跑出一头灵活且踏实的牛

    喝了那么多年的认养一头牛,终于见到了的“这头牛”。 4月,在品牌方的组织下,我们深入认养一头牛地处河北衡水的康宏牧场,这里是认养一头牛所有故事的起点。 2014年,中国乳业正值低谷期,用今天的话说,那时候养牛并不是一个性感的故事,加上乳业本身就是低利润的产业,怎么看都不是一门好生意。然而,徐晓波却毅然决然的扎根进了乳业,走遍全球7个国家100多个牧场后,于2…

    2024年4月23日
  • GMV破百亿后,抖音悄然成为本地生活“新鲶鱼”?

    ​作者| 把青 抖音正在打破美团在本地生活的霸主地位。 据36氪消息,今年10月,抖音生活服务的GMV已经超过百亿。交银国际发研报指,美团到店业务美团到店2022年GMV约2360亿元。相较于美团,抖音的确相差甚远,但增速可怕。要知道今年9月,抖音的GMV是80亿,增幅达到25%。在互联网红利见顶的当下,抖音正在从本地生活杀出一条血路。 如今抖音本地生活的业…

    行业动态 2022年11月29日
  • 自信的湖南师大,应该写得下胡适这个名字

    近日,湖南师范大学官微引用胡适教育观点引发的舆论风波,将历史人物评价、学术自由边界、高校独立精神等重大命题再次推至公众视野。 高校的退让、网民的戾气,构勒出一幅历史缺失、言语暴力的社会众生相。这场看似偶然的舆情事件,实则折射出当代中国在文化自信建设过程中必须直面的深层课题:只要暴力语言的土壤一直存在,大学被围攻之类的事情就不会成为孤例的。显然,我们应以更宏阔…

    2025年3月21日
  • 行稳致远,进而有为,爱奇艺秋季悦享会有感

    宏观层面把握行业趋势、内容风向,微观层面升级创作思维、内容品质及挖掘IP潜能,而这正是爱奇艺进入“Next level”的核心支撑。

    2024年9月26日
  • 公司恶意抢注球王梅西商标被罚

    #抢注球王梅西商标公司及代理机构被罚#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佛山市迅思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因恶意申请商标注册,被佛山市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3500元。处罚详情显示,当事人在卡塔尔足球世界杯期间,预将“球王梅西”注册成商标,便于以后可以用于商品或服务商上来增加产品的价值或用于转让,谋取利益,国家知识产权局驳回了当事人的申请。当事人抢注“球王梅西”商标被媒…

    2023年3月14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邮件:9392979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