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亏损,数字和流量的游戏

外卖改变了规则

永辉超市亏损,数字和流量的游戏

0

后台有人发我个图,问我怎么看永辉超市的亏损。
永辉超市亏损,数字和流量的游戏
网上搜了搜,对永辉超市亏损的评价,基本集中于因为社区团购和生鲜电商的出现,导致大卖场业务不行。怎么说呢,这个原因不能说错,但不全对。

只是这个原因的话,那真的太小看永辉了。

为什么永辉亏损成狗了?

最大的原因是会计政策变更了。

第二大原因是拿出钱去做数字化去了。

第三大原因才是竞争。

永辉超市亏损,数字和流量的游戏

1

先说会计准则问题。永辉大多数门店都是租的,自有的很少。

很多都是大店,一万平米以上。

而且一次性要租10年-20年。

永辉门店的数量大概在1000个以上。

这些租金是一笔非常大的数字,要按照什么科目来处理,对永辉的财报都影响非常大。

这次变更的,就是关于租赁的。

在原先的会计准则下,永辉把这个钱算在房租里,属于【销售费用】这个科目里。

在新的会计准则下,这个房租开始影响资产负债表。

租的房子属于使用权资产,每年就要进行折旧,折旧就会产生费用。

还没交的租金属于租赁负债,负债就要计提利息,财务费用就要增加。

永辉超市亏损,数字和流量的游戏
(2021年相比2020年,折旧及摊销翻了一倍多)
永辉超市亏损,数字和流量的游戏
(以2021(新准则)和2020年(旧准则)做对比,新准则下财务费用比上一年多出了13亿)在新准则下,因为要采用“实际利率法”,所以就会出现“前高后低”的趋势,对利润产生先高后低的影响。

永辉超市亏损,数字和流量的游戏
并不是永辉真亏了更多,而是会计政策变了。当然对应的是,现在摊的多,后续就会少。

2

第二个原因,是永辉超市的研发费用提升了。不,更准确的说,是永辉超市多了研发费用。

因为过去没有研发费用。

至少在财报里,没有。

从2020年开始,用户开始习惯在网上买菜了,而且是加速习惯,永辉也不得不在数字化上面加大投入了。

永辉超市亏损,数字和流量的游戏
永辉超市亏损,数字和流量的游戏
从这个研发费用的结构来看,大概率还是因为新招了很多程序员的原因,4.3亿里有3.9亿都是职工薪酬。
永辉超市亏损,数字和流量的游戏
2022年又把研发费用提升到4.8亿左右。这个研发费用比起真正的互联网大厂来说,少得可怜,但对于全靠抠搜才能赚钱的零售行业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变量。

会计准则变更+研发费用,让永辉展现了亏损。

怎么说呢,上市公司的财报,其实就是数字游戏。

3

前面是数字游戏,然后我们说业务,这是一个流量游戏。从业务上来说,永辉确实是面临巨大的竞争。

再说一遍,零售一直就是苦哈哈的生意。

抠成本,抠到了细节里。

近千亿的营收,能赚个十几个亿就很开心了。

而且这十几个亿还是从经销商身上扒下来的各种上架费啊,陈列费啊,各种花里胡哨的给供应商经销商上眼药。

为什么他们愿意交钱?就是因为永辉超市每天来来往往的客流。

靠着流量收经销商和品牌的钱。

有些新品牌可能放超市一年,都是赔本的,卖不出去,但要给超市交上架费。

永辉超市亏损,数字和流量的游戏
这个神秘的【服务业】营收就是各种品牌经销商上贡的钱,仓储服务费啊,市场推广活动费啊,场地设备使用费啊,花里胡哨的。品牌方和经销商不仅仅要卖货,也图个展示效果。

你看我在永辉超市摆着,有排面。

哪怕我主要在电商出货,我也可以标注一个【超市同款】。

要的就是一个认知度。

这笔钱一年有近60亿,毛利率高得离谱,堪称无本买卖。

你甚至可以理解成超市这个业态,其实是赔本赚吆喝,然后用吆喝来换经销商的上贡。

和互联网一样,做的都是流量生意,哄C端用户,赚B端的钱。

所以,我们接下来的所有的分析逻辑,都是以流量为主的。

永辉成,是因为流量。

永辉亏,也是因为流量。

永辉未来能不能行,也会是因为流量。

4

永辉流量的法宝是生鲜。

物美价廉的生鲜。

我一个福州的朋友现在都会去永辉而不是去朴朴,因为价廉是真的价廉。

永辉之所以能有现在的江湖地位,靠的是【生鲜引流,日百赚钱】。

生鲜是极其高频的一个消费品类。

每天都需要买,还不得不买。

你来我这里买菜买蛋买水果了,会不会顺手买个牙膏,买袋薯片,买瓶二锅头?

菜蛋不赚钱,别的赚钱,也一样。

永辉超市亏损,数字和流量的游戏
(2022年永辉超市营收结构,生鲜能贡献一半的营收)
永辉在生鲜供应链上确实是有两把刷子,这是永辉的护城河。

永辉会想方设法压低上游的成本,通过入股、自建配送中心来尽可能减少生鲜环节的各种损耗。

然后用低价让更多的人来永辉买生鲜,更大的销售体量又会压缩上游成本。

这个流量游戏的逻辑是通的。

继续拓店,继续增加规模,然后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然后再进一步压缩上游成本。

永辉是全国范围内少有的能做跨省生鲜供应的巨头。

所以,很多散户之所以愿意持有永辉,也是觉得永辉可以做成更加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沃尔玛。

5

但国内市场和外国不同。国内人口密集,就决定了生鲜并不一定是需要线下大卖场。

比如2021年冒出来的社区团购,拼多多和美团都各自飙升到了1000亿的体量,兴盛优选几百亿。

除了这些,各种生鲜配送电商,盒马、美团买菜(和美团社区团购不是一码事)、叮咚买菜、朴朴超市。

粗略估计也是千亿的体量。

三是,会员仓储店,山姆、Costco,这些做的是全球直采,而且靠会员费就能赚钱,所以在价格上能做到更便宜。

这些说的还只是菜啊蛋啊什么的,如果你现在要买保质期更长的水果,直接远程电商都OK了,产地+顺丰包邮,其实价格也还好。

至于家门口的各种社区店,比如钱大妈,比如明康汇,比如锅圈食汇,比如百果园,比如各种没有牌子的生鲜夫妻店。

买生鲜仍然是高频的需求,仍然是刚需的需求,但永辉的竞争对手肉眼可见是不断增加的。

关键是,【生鲜引流,日百赚钱】里的【日百】部分,现在也有各种直播间来抢夺。

注意,这些不是吞掉永辉已有的地盘,而是吞掉永辉的预期增长。

说白了就是,蚊子腿也有人卷。

所以对永辉而言,等于是流量被人分了,就很尴尬。

这里要强调,永辉不是不行啊,永辉要是不行,京东和腾讯也不会入股。

只不过永辉过去靠着便宜生鲜打流量的方法论在很多大城市失灵了,因为大城市有更多的生鲜消费可选项。

能上网随手买,就不会去逛超市了。

这是所有超市的困境。

流量下滑,经销商不愿意交钱了。

永辉超市亏损,数字和流量的游戏
永辉超市亏损,数字和流量的游戏
永辉超市亏损,数字和流量的游戏
(最近三年来自服务业的营收连续下滑)

6

再列一些永辉的一些有趣的数据。在2022年营收前十名的店里,有五家都位于北京。

但,都是北京非市中心的地方。

更显眼的是全国营收第九名的店。这家店位于贵州的一个人口刚刚超过20万人的县。

只用了5390平的面积就做到了全国前九。

永辉超市亏损,数字和流量的游戏
永辉事实上,已经在卷下沉市场了。在大城市的郊区,人口不少,房租又不贵,才能赚钱。

永辉正在筹建的店,也有大半是在三线城市以下的。

这是生鲜电商平台暂时没有办法去覆盖的地方。

三线城市的本地商超没有永辉能打,但却要比永辉更懂得如何在本地生存。

所以永辉啃三线城市并不容易。

当然,零售就没有容易的,永辉也不是第一天做这行了。

真正的挑战,不是上面这一切。

而是新一代人的消费习惯。

永辉不怕外卖抢生意,但怕消费者变习惯。

​当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外卖以后,生鲜盘子的是在做大的,但直接面对C端的生鲜需求是在减少的。

这,才是最大的挑战。

而这,也不只是永辉一家的挑战。

是科技进步对商业带来的一次大过滤器。

是,无限游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5月27日
下一篇 2023年5月27日

相关推荐

  • 惠州爱尔眼科因医保违规被罚4.8万

    天眼查经营风险信息显示,近日,惠州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因违反《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被惠州市惠城区医疗保障局罚款4.8万余元。处罚事由显示,该公司于2021年5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期间存在串换项目、重复收费等11项一般违规问题,涉及医保患者1万余人次,涉及医保基金4.8万余元,相关费用医保基金按规定结算支付。2024年3月,该公司主动退回…

    2024年6月17日
  • 格力电器成都公司经营异常

    天眼查经营风险信息显示,近日,格力电器(成都)有限公司因未依照规定的期限公示年度报告,被新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9月,法定代表人为庄培,注册资本4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家用电器制造、家用电器销售、家用电器安装服务、日用电器修理、住房租赁、仓储设备租赁服务等,由格力电器全资持股。 天眼查信息:https://www.tian…

    2024年7月15日
  • 全红婵哥哥成立农业新公司

    #全红婵哥哥注销果蔬店当日成立新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9月13日,湛江市全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全红婵哥哥全进华,注册资本2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供应链管理服务、互联网销售、农副产品销售、食用农产品批发、食用农产品零售、鲜肉批发等,由全进华全资持股。值得一提的是,同日,全进华名下的湛江市麻章区全入果蔬店经营状态由存续变更为注销。 据媒体报…

    2024年9月18日
  • 蔚来、问界步步紧逼!奔驰跑不动了!

    在这场电动化、智能化“内卷”大战中,豪华车市场的“老大哥”奔驰显得有些被动。 近日,奔驰裁员消息霸占网络头条。媒体爆料,奔驰中国计划裁减高达 15% 的员工,裁员重灾区直指金融与销售体系。高额的 N+9 赔偿,以及若未及时入职新公司仍能领取 3、4 月工资的条件,看似 “慷慨”,实则更像是对这场裁员风波的无奈掩饰。 对于裁员消息,奔驰中国发表声明称,业务的整…

    2025年3月13日
  • 宁德时代贵州科技公司经营异常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宁德时代(贵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因未依照规定的期限公示年度报告,被贵州贵安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宁德时代(贵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1月,法定代表人为陈凌,注册资本2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电池制造、电池销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等,由宁德时代全资持股。 天眼查信息:htt…

    2024年7月11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邮件:9392979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