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净利润四年来首降,日系巨头们是怎么风光不再了?

丰田净利润四年来首降,日系巨头们是怎么风光不再了?

在世界汽车市场上,日系汽车始终是一支非常强劲的力量,丰田、本田、日产可谓是三大巨头,不过就在最近却出现了三大巨头同步增长乏力的情况,丰田更是出现了净利四年来首降,很多人都在问日系巨头们是怎么被市场所抛弃的?

丰田净利润四年来首降,日系巨头们是怎么风光不再了?

一、丰田净利4年来首降

据界面新闻的报道,丰田汽车公布了2022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受钢材、铝等原材料价格高涨影响,净利润四年来首次下滑,同比减少14.0%至2.45万亿日元。

同日,丰田宣布将在2030年年底之前在电动汽车领域追加投资1万亿日元(约合 74亿美元)。追加经费后,丰田对该领域的计划总支出达到约370亿美元。

无独有偶,4月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94879辆,同比下滑0.4%。这是本田中国连续第八个月销量下滑。1-4月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315,245辆,同比下滑29.8%。日产中国也在继续下滑。4月销量为61313辆,同比下滑1.5%。这是日产中国连续第九个月下滑。1-4月日产中国区销量为223,274辆,同比下降29.9%。

据日本企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3年1-3月,日系车各大品牌在华销量同时出现了下滑,与上一年同期相比,丰田减14.5%,本田减37.7%,日产减36.8%。一个比较大的原因是,日本厂家缺少(似乎也“不屑于”研发)适合中国市场的电动车。

丰田净利润四年来首降,日系巨头们是怎么风光不再了?

在日系中原本产销就偏弱的三菱汽车,2022年财年在华出现了105亿日元特别损失(亏损)的情况。2022年11月开始投产的新型SU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欧蓝德”,没有实现销售目标,其在湖南长沙的生产线也从2023年3月开始处于停产状态,说是持续到5月底,但直到目前尚未传出复产的信息。

2023年的中国车市,燃油车与电动车冰火两重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2.1%,延续了去年的增长态势。但是,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换句话说,新能源车不仅拿走了汽车总体销售增量中的大头,还大大侵占了原本由燃油车占据的市场。中汽协预计2023年汽车市场将继续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实现3%左右增长,等于说2022年的市场特点(总量增长减缓,但电动车在取代燃油车)将持续到2023年。

丰田净利润四年来首降,日系巨头们是怎么风光不再了?

二、日系巨头是怎么被市场所抛弃的?

看到日系车企的一系列表现,让人最大的感觉就是日系车企似乎风光不再,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这件事呢?日系巨头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日系车企的燃油车时代成功在于其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在燃油车时代,日系车之所以能在市场上风光无两,原因在于其强势的技术优势和极高的性价比,特别是油耗极低,质量极其稳定。具体来说,有几大优势:

一是发动机技术很强。日本汽车制造商拥有成熟的发动机技术,其中丰田的“双VVT-i+电动流”发动机技术更是被誉为业界标杆。这种发动机技术可以在低转速时提供更大的扭矩输出,同时在高转速时又能实现更高效的燃烧,从而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

二是轻量化设计让油耗极低。日本汽车制造商注重轻量化设计,通过使用高强度材料和精简的结构设计来降低车身重量,从而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表现在使用上就是日系车的油耗非常低,甚至能比同价位的德系、美系车型的油耗低得多。

三是质量稳定保值率极高。日本汽车制造商注重质量稳定性,通过严格的品质控制和售后服务来保证车辆的质量和可靠性。这种质量稳定性也为日本汽车制造商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誉,在二手车市场上,日系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出来一辆,卖走一辆。

丰田净利润四年来首降,日系巨头们是怎么风光不再了?

其次,新能源时代日系巨头却点错了科技树。如果我们把日系车销量不佳归咎于日系车完全没有创新,这肯定是有失偏颇的答案,但是在全球都在大规模布局新能源汽车的时候,日系车企也没有停下脚步,但是与别人不同,别人都在选纯电汽车,而日系车企却选择了氢能源汽车的道路。不过仔细想想也能够理解,日本是一个岛国,缺乏足够的发展资源,大量的资源都需要进口,相比于众多资源来说,日本最不缺的就是水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氢能源这个发展方向也的确是符合日本国情。

不可否认的是氢能源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可以有效减少污染,但其发展难度较大,成本也较高,因此,丰田等日系车企进入氢能源领域后,面临着技术难度大、产业链不成熟、成本高昂等诸多挑战。而在日本孜孜不倦追求氢能源的时候,以特斯拉为代表的一众新能源车企已经快速崛起,并且通过大规模扩张让特斯拉模式成为了新能源的主要模式。这个时候,日本所主导的氢能源电池就因为技术不成熟成为了少有人采用的边缘模式。相比于氢能源制造成本较高、加氢设施建设缓慢、氢能源存储难度大等核心难题,纯电动汽车由于成本低、充电方便、续航里程长等优点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丰田净利润四年来首降,日系巨头们是怎么风光不再了?

第三,日本汽车的智能化水平依然较为落后。如果说选错了科技树是一种战略失误的话,那么智能化水平落后则是日系汽车的核心问题了,在这个时代智能化几乎已经成为了各家车企的必选答案,但是日系车企却没有选这个答案。日本车企的风格非常保守,在这种保守思想引导下,日系车企对于汽车的关注还是老派的发动机、底盘、变速箱这些,却不知道消费者的消费重心已经开始向智能化方向转移,而日系车企却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与其他新能源汽车企业相比,日系车的老旧就显得格外突出。

要知道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它可以提高汽车的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也可以提高汽车的性能和效率,在当前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几乎都快成为标配的时候,日系车企却完全没有这方面的优势,结果必然会被消费者所抛弃。

丰田净利润四年来首降,日系巨头们是怎么风光不再了?

第四,日系车企还有逆风翻盘的可能吗?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丰田终于下定决心要大规模布局新能源了,正所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尽管日系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但是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们的基本盘还是存在的。特别是在燃油车与新能源并行的阶段,消费者对于车辆的性能和品质要求并不会因为环保政策的推动而发生太大的变化。在这个阶段,日系车企如果能够加大投入,加快新能源车型的开发和推广,就有重新夺回市场的机会。

当然,要想真正实现这个目标,日系车企需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和进步,才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高品质、高性能、高智能化的需求。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合作,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管怎么说,日系车企们需要做的事情可并不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6月3日
下一篇 2023年6月5日

相关推荐

  • 10万张门票1分钟内售罄,B站和“二次元们”如何占领了7月? | BW现场

    ​作者| 李寻欢 编辑| 糖炒山楂 没有什么比漫展对二次元的吸引力更大,如果有,那就是“大型漫展”。 7月12日至14日,B站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了BW2024。 对非二次元受众来说,“BW”是一个需要解释的词汇:BW,BilibiliWorld的简称,是B站于2017年创办的全新线下活动品牌。“大型漫展”只是方便大众理解,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娱乐嘉年华,其内…

    行业动态 2024年7月18日
  • #大连万达在珠海成立企管新公司# 王健林任董事长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珠海盛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为王健林,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企业管理、安全咨询服务、商务秘书服务、物业管理、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单位后勤管理服务、企业总部管理等,由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天眼查信息:https://www.tianyancha.com/company/70644376…

    行业动态 2024年8月2日
  • 市场竞争力再强化 2024年长城汽车毛利率19.51% 同比提升1.36个百分点

    3月28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1633.SH,02333.HK,82333.HK;以下简称“长城汽车”)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 2024年,长城汽车营收2,021.95亿元,同比增长16.73%;毛利润394.49亿元,同比增长25.47%;毛利率19.51%,同比提升1.36个百分点;净利润126.92亿元,同比增长80.73%;扣非归…

    2025年3月30日
  • 钟薛高直播“卖红薯”、黄太吉直播卖“毛选”:当CEO们开始直播还债

    ​作者| 李寻欢 编辑| Mia 罗永浩靠直播带货还上巨额债务后,一大批企业家都盯上了相关赛道,试图跟电商“交个朋友”。 这批企业家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失意者。比如近期直播卖红薯,继“雪糕刺客”后又被称为“红薯刺客”的钟薛高;资金链紧张,被迫直播的天涯社区和高合汽车;估值数十亿的网红餐厅黄太吉破产后卖《毛选》的赫畅;甚至连贾跃亭也宣布要开启直播带货,以解决债…

    行业动态 2024年6月11日
  • 宁德时代在广州成立新能源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广州增城润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范一贞,注册资本28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物联网技术服务、在线能源计量技术研发、电池销售、工程管理服务等。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时代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为宁德时代(300750)全资子公司。 天眼查信息:https://www.ti…

    行业动态 2024年7月15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邮件:9392979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