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当下,学位论文抽检制度已成为我国学位授予质量保障和学位授权审核监管的重要手段,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质检环节”。其中,硕博阶段的抽检已开展多年,本科层次也已于两年前正式实行。那么,论文抽检到底在“检”些什么,过程中有哪些评判维度和标准?而面对抽检,毕业生们又在“慌”些什么?
01
从硕博到本科,逐渐加码的论文抽检
一直以来,毕业论文代写、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事件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国家对其质量的把控尤为重视,其中以硕士及以上层次最为典型。早在 2014 年,教育部就制定《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2020 年,针对学位论文造假行为,教育部又通报了复旦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厦门大学 3 起学位论文作假行为查处情况,并要求其他高校倒查 5 年硕博士学位论文作假行为。
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由规模发展转向质量和内涵发展,本科学位论文的审查也逐渐严格起来。2021 年,教育部将本科阶段的论文抽检提上日程,于年初正式实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明确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对象为上一学年度授予学士学位的论文,抽检比例原则上不低于 2% ,由专家提出评议意见,不合格的毕业论文将认定为“存在问题毕业论文”。
可见,作为保障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手段,论文抽检制度已在我国运行多年,从最初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到近两年的本科毕业论文抽检试点,抽检范围、比例、数量、力度在持续加大,对树立诚信意识观念、端正学术科研态度、遵守学术伦理规范、净化学术环境风气具有深刻意义。
并且,作为学位授权审核的一种后置手段,论文抽检一定意义上回应了关于本科层次毕业论文的“存废”之争。尤其在我国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并进入普及阶段的当下,一种观点认为“本科毕业论文价值不高,让本科生写论文意义不大”。因此,没必要在毕业论文上“挖苦学生”,大差不差就可以了。
而论文抽检这一强制性制度的推行,则从政策高度上明确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及其对本科教育质量的多重功能和价值。对学生而言,其是对本科阶段所学知识和能力的检验、运用和提升;对高校而言,其具有以点带面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效用;对教育主管部门来讲,其是评估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02
有理有据有底线,大可不必谈“检”色变
当然,这种被毕业生戏称为“翻旧账”的制度,也令不少师生和高校谈“检”色变。仅以抽检相对宽松的本科阶段为例,其结果确实会对学生乃至导师和高校产生较大影响。如果学生毕业论文涉嫌存在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买卖、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将应依法撤销已授予学位,并注销学位证书,甚至牵连取消导师招生资格等。
具体到高校,连续 2 年均有“存在问题毕业论文”,且比例较高或篇数较多的高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予以通报,减少其招生计划,并进行质量约谈,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如果连续 3 年抽检存在问题较多的本科专业,经整改仍无法达到要求者,则视为不能保证培养质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依据有关规定责令其暂停招生,或由省级学位委员会撤销其学士学位授权点。
需要引起重视的同时也不必过分担心,除非涉及抄袭、伪造、代写等上述严重情况,被抽检的论文几乎很少被评为不合格,每年因抽检所导致撤销学位的事件也属个例。一些被抽检过的毕业生称,若送审论文存在问题,导师会主动与你联系并指导修改内容,且多数论文只被要求修改格式和部分内容,几日便可完成。
并且,论文的抽检工作其实已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贯穿从选题到答辩的整个过程。具体包括 100% 院级审题;100% 院级开题检查及 10% 校级开题抽检;院、校两级中期检查等。论文提交后,还有 100% 论文查重、10% 院级抽检以及 5% 校外盲审,还会经过答辩抽检督导、复审评估等流程。到了最终抽检,已是层层筛选后的最后一环,许多问题已在之前解决。
更重要的是,论文抽检是否合格是通过多种维度,有理有据的系统性作出评估,并非人为主观臆断。以今年浙江省出台的《浙江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行)》为例,其列出了详细的抽检一般性评议要素,分为“否决性指标”“选题意义”“逻辑构建”“专业水平”“学术规范”五类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下层的二级指标包含了具体详细的评议要素及所占权重,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相对全面和客观的评估。
在硕士及更高层次阶段,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洪捷,曾以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专家评阅意见为研究对象,调查发现不合格学位论文大致存在“作者科研能力不足”“论文规范性欠缺”“论文创新性和价值性不高”“文献综述质量较低”“作者学术态度和行为不端正”及“选题意义和严谨性不够”六大问题,占比分别为 38%、29%、13%、8%、7% 和 5%。
可以看出,多数论文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内容深刻性和创新性不足,以及外部规范方面存在纰漏,并非完全由学术不端所导致。如果学生能在这些关键环节下足功夫,那么从容通过抽检将不是难题。
03
抽检效果显著,但还有完善空间
多年以来,论文抽检已产生了显著效果。在本科抽检实施的两年里,通过撤销已授予学位和注销学位证书、质量约谈、限期整改以及将抽检结果向社会公开并与本科教学评估、招生计划、经费投入挂钩的硬手段,不仅使学生不敢再对毕业论文嗤之以鼻,还带动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的关注重视。
但随着抽检范围、数量、力度的持续加大,此项制度的开展正面临着挑战。这些挑战既来自顶层设计方面,也来自落实保障层面。如对专家意见的过度依赖、评议标准的相对单一、程序规则的内容模糊、申诉救济的不够规范、撤销学位的不当联结、效率优先的应责异化等。
此外,对“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认定与处理过程尚且缺乏细致的程序性规则。例如,《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对抽检权力和搭建制度框架作出了明确指示和规定,但对评议主体、方式以及处理程序等细节还不够完善。值得一提的是,《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对此有所回应,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本科毕业论文抽检申诉机制。但对申诉人的范围、处理主体、受理事项以及处理程序等具体内容,仍有待进一步细化。
本质来看,对“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认定、问责与应责需要建立健全合法性和正当性的控制机制,既要在合法性层面上健全抽检程序规则和申诉救济机制、细化问题事由与处理的类型化联结,也要在合理性层面上平衡同行专家意见与行政裁量空间、针对不同高校和学科特点分类评议、完善学位授予质量的内部风控体系等。
只有如此,才能通过法治来约束权力,提升和保障学位论文抽检的制度理性,最终实现行政效能与权益保障的平衡。上述过程可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时间成本,但却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术不端现象的泛滥,保障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结语
未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各行各业对人才培养工作以质量为导向的要求将更为强烈,毕业论文抽检势必成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
参考资料:
1. 靳澜涛.学位论文抽检制度的现实检视与理性回归.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11-17
2. 杨飒.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检”出了什么.光明日报.2023-04-11-14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