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平安”互撕疑云,哪些不清楚,哪些清楚

日前,“三家平安系公司互撕”登上热搜,倪叔先简单做一个时间线梳理:

1993年,鲲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鲲鹏建设”)成立,拥有市政行业工程设计甲级、建筑行业工程设计甲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等20余项建筑业资质,是国内少数拥有两项行业甲级和两项特级资质的民营企业。

2020年9月19日,平安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平安全资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建投”)和鲲鹏建设正式签署股权合作协议。

2021年4月28日,鲲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平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建设”)。

2022年7月,平安建投向鲲鹏控股提出股权退出计划。

2023年6月,一则以平安建投作为原告,鲲鹏控股作为被告,案由为股权质权纠纷的案件立案。

2023年8月21日,平安建设在官网发布第一则声明称,8月16日上午,平安建设下属公司全资子公司杭州平康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平康”)名下多个银行账户中合计1.8亿元被集中调动到了杭州平康名下平安银行账户中。

2023年8月23日,平安建设通过官微,发布第二则声明“剑指”平安银行无理由拒办业务,并指称平安银行涉嫌与平安建投互相勾结。

同样是8月23日,平安建投发布《关于鲲鹏控股扰乱平安建设正常经营秩序的声明》,把“锅”甩了回去。

8月24日,鲲鹏控股也发布了《什么也没做,如此躺着也能中枪!——对平安建投《关于鲲鹏控股扰乱平安建设正常经营秩序的声明》的回复》。

三家“平安”互撕疑云,哪些不清楚,哪些清楚

好了,接下来我们重点说一下这起事件中的5个关键信息,并对其中清楚的与不清楚的分别进行罗列,这些工作都做完,我相信关于孰是孰非的判断也就基本能够浮出水面了。

关键信息1:一切是谁起的头?

从现有信息来看,当初提出要入股的是平安建投,仅仅两年又提出要退股的也是平安建投,接着又把平安建设告上法庭的,还是平安建投,这次将1.8亿元资金集中归拢到平安建设旗下子公司账户里的,依然是平安建投。

三家“平安”互撕疑云,哪些不清楚,哪些清楚

事实清楚,在这起股权纠纷引发的舆论纠葛之中,一切的一切,都是平安建投在主导整件事的走向。

什么事实是不清楚的呢?

当初入股的时候有没有承诺?入股之后有没有兑现承诺?退股的时候有没有按照相关法律流程?退股陷入僵局,有没有采取某些手段转移公司的资金?

这些双方都没有拿出实锤证据,有待观察事件后续发展。

关键信息2:被“冻结”的1.8亿到底是谁的?

这起纠纷中,被摆在台面上的导火索,正是被平安银行“冻结”的1.8亿元资金,所以关于这1.8亿元资金的归属到底是谁的,也就成了一个事关全局的细节。

但恰恰是这个细节,目前来看是不清楚的,因为笼统来说,它是属于“平安建设”“杭州平康”的公司资金。而平安建设又处于股权纠纷的漩涡中,杭州平康作为平安建设的全资子公司,它的资金调动事实上受控于平安建设。

三家“平安”互撕疑云,哪些不清楚,哪些清楚

清楚的信息是什么呢?

负责调动这1.8亿元资金的人,名叫苏某强,是平安建投入股平安建设之后,经过董事会聘用的总会计师。那么,更名为“平安建设”之后实际上平安建设的董事会是谁说了算呢?是平安建投。

用大白话来说,苏某强是听命于平安建投的人,他要维护的也是平安建投的利益,那么他为什么要不经过正常程序,私自组织财务人员将这1.8亿元资金归拢到一个账户里面呢?

按照他的说法,是为了防止鲲鹏控股转移这笔资金。

那么问题来了,鲲鹏控股作为平安建设的大股东,这家公司事实上也一直是鲲鹏控股培育而来,子公司的钱,鲲鹏控股有没有权利调用呢?

如果公司的大股东有权利合法地调用公司的资金,一位受聘于公司的财务人员又有什么权利阻止大股东行使这个基本的合法权利呢?

好,就算是这位财务人员手眼通天,他可以绕开合法流程私自将1.8亿元公司资金归拢到一个账户里面,那他有没有权利将这笔资金进行“冻结”呢?

个人当然是没有权利的。但这个银行账户所属的银行又偏偏叫“平安银行”。

而这1.8亿元资金到底是要用在什么地方呢?平安建设的说法是,要用作公司的正常经营,包括但不限于农民工的工资、供应商的货款等等。这么一冻结,可能有很多劳动者暂时拿不到工资了。

关键信息3:谁是强者,谁是弱者?

这个流程梳理下来,有一个事实就比较清楚了:

平安建投背后的“中国平安”这家中国极有实力的大型公司,在以平安建投的名义入股了一家民营企业之后,通过一系列合规以及不合规的手段,让那家民营企业被死死地拿捏在手里。

什么是不清楚的呢?

平安建投在2020年入股鲲鹏建设的时候,想必也是意气风发的,但事实证明双方的合作并不顺畅,这当然是受到房地产行业这个大环境的变化。那么要退出也不是不可以,好聚好散嘛,到底有没有好聚好散呢?

不清楚。鲲鹏控股的说法是,平安建投只是口头询问过怎么退出,从来没有正面提出书面的正式退股文件,对于鲲鹏控股来说,他们也属于骑虎难下,因为不知道这个“虎”到底在哪里,是在胯下还是在头上,对方没有明明白白的说法。

关键信息4:平安建设这家公司还能不能活下去?

一家拥有行业顶级资质的民营建筑企业,在引入著名的平安系之后,结果反而迅速恶化了,现在闹得公司资金也被平安银行给冻结了。

这是一个很清楚的脉络。

到底是谁导致的这种结果呢?这是说不清楚的。

也许有人会说,谁让你当初接受人家的入股请求的呢?

这是典型的“不完美受害人”逻辑。引入股权投资方是合法合理的事情,任何一家民营企业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都会在恰当的时机主动或被动地寻找这样的机会,我们不能要求一家民营公司说,你就给我往死了干,谁的资源都不要借用,就凭着一腔热血给我起高楼、宴宾客……

现在更大的不确定性在于,如果受困于这场漫长的资金纠纷,平安建设这家公司是否会在2023年的秋冬轰然倒塌?一旦公司干不下去,最终是谁买单?

说双输可能都是轻的,因为极有可能是多输,想想那些供应商、农民工,他们又招谁惹谁了呢?

三家“平安”互撕疑云,哪些不清楚,哪些清楚

关键信息5:巨头要投资你,你还敢要吗?

这件事给社会营商环境带来的影响可能才是中国商业界真正要警惕的,在当前不利的大环境下,积极协调配合共渡难关本是题中之义,而互相撕逼显然是在火上浇油。

更可怕的是,“商誉”这个无形资产的喜怒无常,对于商业创新与经济稳定带来的将是无尽黑暗。

假如你是一家创新企业的负责人,此时正需要有人来帮你一把,万般寻找之后,是这样一家顶着光环的巨头企业来进行股权投资,此时你会怎么决策?

是相信我们的营商环境一定会让你的事业变得更好。

或者,宁愿死掉也不愿掉进这无休无止的陷阱之中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8月27日
下一篇 2023年8月28日

相关推荐

  • 豪华车的世界也该翻篇了

    赛力斯怒撕BBA的遮羞布

    2024年11月21日
  • 华为Mate60系列直接开卖喜提热搜,这让内卷的手机市场怎么搞

    不开发布会,怎么把手机发布变成热搜,变成一机难求。 嚯嚯,这下华为恐怕要变成小米 oppo vivo 等等所有友商品牌公关的公敌了。 事情是这样的啊。 就在今天中午啊,华为没有任何征兆,就在官网卖起了Mate 60系列。 是啊,你没听错是华为Mate 60 系列,新品,没有开发布会的新产品,就直接开卖了,还是5G版本的,你别不信啊,网友们已经爆出线下门店装修…

    2023年8月29日
  • 京东为骑手交社保,到底能覆盖多少人?

    春节后,京东入局外卖的话题出现,给一个原本稳态的市场,新增了变量,搅动一池春水。更为特别的是,京东宣传将为外卖员提供社保,一时间也引发热议。 市场里多了些许竞争,作为消费者还是乐见其成,但社保是一笔不小的成本,在经济学界建言降低社保费率给企业减负的大背景下,京东此时的动议,无疑还是有些别开生面。 尽管给骑手提供社保是一种积极信号,但社保是一个复杂问题,不宜简…

    2025年2月28日
  • 可去香港接种复必泰二价疫苗了,为什么加强针“能打尽打”?

    先向各位朋友公告一下,倪叔“杨康”了。 今天测的,基本看不见第二条线了 过去一周也没有特别难受 12月3日,倪叔去澳门接种了复必泰疫苗,当时写了一篇文章分享了这次接种体验,公众号后台和朋友圈收到了众多朋友熟人的问询。 疫情当前,大家都很关心复必泰疫苗的“特别之处”。今天再来分享一下接种之后到最近“杨康”的实际体验,以及另一个好消息: 复必泰疫苗在香港获批成为…

    2022年12月22日
  • 亿纬锂能因合同纠纷案件被执行14万

    天眼查法律诉讼信息显示,近日,亿纬锂能(300014)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14万余元,涉及广东光骅机电设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与其相关合同纠纷案件,执行法院为惠州市惠城区人民法院。案件流程显示,去年11月,法院公布的判决书显示,被告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应向原告广东光骅机电设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支付质量保证金、维修保修费、维修费合计32.89万余元。 …

    行业动态 2024年8月13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邮件:9392979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