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租房、培训、健身、美容等预付资金领域,商户卷款跑路屡屡发生,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在金融信贷领域,贷款发放后,受限于管控工具,存在贷款用途不清、资金流向管控难等问题;在商贸流通领域,往往是人工月度分账,结算周期长,多方对账复杂且容易差错,很难实现实时智能分账;自动贩卖机、智能收银终端等消费场景,交易对账困难……
这些痛苦的经历,相信很多人或者企业都曾经遇到过。
现在,通过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这个难题有了技术上的解决办法。
智能合约,如何改变社会?
“智能合约”一词,最早由计算机科学家Nick Szabo在1994年提出,含义是以计算机代码形式记录合同当事人承诺履行的义务,并在约定条件下由代码实现强制履行。
智能合约与数字人民币的结合,为其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通过构建数字化契约关系,智能合约可以将日常经济活动所需的大量商业合约代码化,根据多方预设规则,自动、强制执行,并支持全流程追溯,从而解决社会交易环节的信任问题。
智能合约,不仅可以用于预付款管理,实现对to C端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同样也正在to B端的行业场景加速应用。理论上,只要存在资金管理不透明、对支付用途有严格限制等条件的场景,智能合约都有用武之地。
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3上,华为与北京银行展现的智能合约在物联网场景的应用就是如此。北京银行联合华为、跨与数科,通过在汽车中搭载OBU(车载单元),与云控平台进行通信,可以将车辆信息、位置数据、支付信息等发送到平台,云控平台可以把这些数据和其他车辆和基础设施的数据进行整合,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OBU内置数字人民币物联网应用终端,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可在车联网场景中通过搭载智能合约实现多方智能分账。
当智能合约遇到车联网,打开的是“车-路-人-钱”的全景数据交融的新世界,不仅可以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获取,更能实现车联网、充电桩等各方之间的智能分账。
华为助力东吴证券实现的智能合约在供应链场景中的应用,则展现出资金流向监管的新路径。传统的供应链金融,存在资金难以监管、无法确定资金使用流向、人工方式放还款效率低且风险大、资金不能实时到账等痛点,东吴证券与华为合作,将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引入供应链金融场景,直击这些痛点,可以实现资金流向的监测,更好地保障资金安全,提升风控能力。
从这些应用来看,智能合约正在消费端和产业端的众多场景加速应用,不仅改变生活,也能改变社会。
数字人民币和智能合约的双向奔赴
在笔者看来,智能合约的场景应用加速具有重要意义,将能为数字人民币的发展按下加速键。
数字人民币,是由央行发行,以国家信用背书,由商业银行等指定机构参与运营并向社会公众兑换的一种法定数字货币。在对数字人民币进行顶层设计时,智能合约的搭载是一大创新。数字人民币以国家信用为支撑,而智能合约具有突出的信用塑造功能,两者结合,可以实现可编程运作,形成代码之治下的共识机制。
相关专家认为,数字人民币引入智能合约是突破性的进展,可以支持数字人民币实现传统人民币所不能支持的特殊商业应用,为数字人民币打开全新的可能性。
从数字人民币的应用来说,目前其更多的应用是消费红包发放,在智能合约的支撑下,数字人民币应用于预付费管理等领域,将能让数字人民币更好地服务民生,而其在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等产业端的应用,则让数字人民币深入到千行百业,成为重要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
当然,智能合约的进一步发展,也有赖于数字人民币的发展和普及。作为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具有支付结算可信、交易环境可信的信任优势,以及智能合约、外部业务系统、合约运行环境的互通优势,再加上长期演进、持续迭代的后发优势,数字人民币可以建设可信稳健、灵活高效、持续创新、开放包容的智能合约生态。
诚然,在数字人民币这个沃土之上,智能合约正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应用,今年的服贸会期间,多家银行也展示了相关应用。无论是工商银行发布的“数字人民币智能预付管家”,还是建行基于数字人民币“元管家”智能合约技术研发的消费预付卡服务,或是工行推出的基于智能合约的可编程供应链金融全链路解决方案,都是如此。
智能合约和数字人民币正在发展中彼此推动、双向奔赴。
后记:拐点已至
种种迹象表明,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大规模应用的拐点已至,这是因为包括政策、技术、应用、生态等方面的因素逐渐成熟。
首先,是国家战略层面的大力推动。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数字人民币研发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数字人民币的地位凸显,其不仅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引擎,还承载着货币支付体系的重大创新和升级重任。中国人民银行自2014年开始启动对数字货币的研究。2020年,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测试工作开始启动。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已经扩大到17个省(市)的26个地区。显然,数字人民币的发展加速度为智能合约的创新提供了最好的土壤。
技术上的成熟也是重要因素。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3举行的金融峰会上,华为发布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创新解决方案,方案包含智能合约底座和智能合约服务,可以帮助金融机构一站式构建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应用平台。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应用,编译器、虚拟机、加密算法等底层技术的支撑是关键。华为的智能合约底座由可信(TEE)计算底座、xSEC抗量子加密网络、高性能存储组成,其智能合约服务包括Xmart自研合约语言、预言机服务、开发工具集,不仅实现了底层技术的先进性,而且可以自主可控,为智能合约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坚如磐石的ICT基础设施。
智能合约的良好发展,也有赖于各方的共同努力:相关部门推进业务规范和标准体系建设,技术企业攻克核心技术难关、构建基础设施底座,运营机构提供标准化服务,相关商户和企业积极应用。
令人欣喜的是,我国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发展中始终坚持开放和开源的思路,而且无论是相关机构,地方政府,还是企业都在为此而努力。如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发布的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预付资金管理产品“元管家”就是典型的生态产物;在这方面处于引领者地位的苏州,就落地了39个数字人民币和数字金融的创新实验室,持续推动智能合约的生态建设。华为也联合产业生态伙伴,共建智能合约应用平台,为生态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而言之,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正在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政策的推动、技术的成熟、应用的扩展,正在让越来越的企业、消费者感受到智能合约所能带来的价值,一个加速发展的正循环正在形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