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具体怎么有争议,我这么说吧。
我的每一任健身教练,提起这个牌子,都会口吐芬芳一番。
但有趣的是,这个牌子顶着同行的唾骂,却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开了一千多家门店。
中田甚至一度是国内门店数量最多的健身工作室,超过了乐刻和超级猩猩。
有人说他教练良莠不齐,也有人说它用低价搅乱市场。
我也不聊它具体到底能不能让学员练出八块腹肌,毕竟健身这玩意儿跟哪一个健身工作室,哪一个健身品牌没啥关系,甚至跟你跟着的那个教练的关系也不大。
主要还是看你自己的自控力。
所以今天就光聊中田健身为什么能在这个健身房、健身工作室到处跑路的时间节点还能开这么多家店。
一句话总结就是,中田健身,太懂人性。
2
例如杭州文三路这种地方。
但是老旧,又会让房租足够低。
房租低,压力就会小很多,很多动作就不会那么容易变形,就更有耐心等待周边的自然客流。
至少不用到处去街上发传单。
健身行业的线下流量是很少的,无论是租高端写字楼、商场顶层、居民楼,都差不多,很依赖线上流量。
中田把省下来的房租投入到大众点评和美团。
而且因为选址选的是社区周边的老旧写字楼,很多上班白领在白天间歇的时候就可以去锻炼,住在附近的人也会来这里锻炼。
尽可能覆盖最多近的人,而不是为了那点儿逼格去租个甲级写字楼。
因为近,愿意办卡。
因为近,愿意上课。
因为近,愿意续费。
对于健身这个反人性的消费品类来说,顾客愿意买单的最大理由就是【近】。
选址,摸准了人性。
3
如果季卡的话,又会更便宜很多。
算下来平均只要2300。
你觉得这个价格贵吗?
乍一看,肯定觉得贵死了,一个月2000多块呢。
这说明,你根本不是受众。
真买私教课的人眼中,这个价格极度性价比,因为单买私教课更贵。
假设你每周都要去三次,每个月12次,那么每次就只需要花191。
很多人还有侥幸心理,自己说不定每个月能来15次呢,那不就是只需要153块钱?去哪儿找这么便宜的私教?
再说一遍,很多不健身的朋友可能不太理解这个价格的意义。
在中田开始席卷之前,同行一节课可是400块,500块。
但你再想想,这东西,真的那么便宜吗?
真的有人能去这么多次吗?
哪怕时间充裕,大腿也受不了啊。
一周能去两次就不错了,那你去八次,这个价格还算便宜。
那如果你只去四次,那还能便宜吗?
这是一个心理战术。
相比很多面积庞大、器材众多的健身房,健身工作室的精髓就在于小,在于控制面积,一百多平就能开一家。
房租压力要小很多。
所以跑路风险要小很多。
自从健身房跑路开始之后,健身房面积越大,学员心理就越忐忑。
中田过去被人诟病的【面积太小】【器材简单】现在反而成为了一个卖点。
而且中田虽然租的楼是老旧的,但它非常在卫生上下功夫,甚至把这个当成了卖点。
中田,摸准了人性。
4
【包月付费】这种模式能减少健身房跑路风险的。
健身这个事儿,讲究一个【来得越勤、就越愿意来】。
哪怕教练再怎么不行,只要你时间足够,也能练出效果。
只要你有效果了,你是愿意持续锻炼下去的。
健身会上瘾,就是因为有很明显的正反馈。
包月要比按次更容易刺激客户来锻炼,而只要来得多了,就会更容易坚持。
更容易坚持,就会更愿意继续付费。
跟很多人想的刚好相反,其实客人来得越勤快,健身工作室反而活得会更久。
在按次付费的政策下,很多人的心理是“我去一次,少一次”,能拖着就拖着。
而在包月政策的时候,很多人的心理是“我去一次,赚一次”,所以更积极。
在包月付费模式下,教练根本不需要催学员上课。
你爱来不来,不来的话第二个月就作废了。
但是如果是按次的话,因为不着急,很容易偷懒,健身过的朋友也都知道,一旦连续几次不去,你就很难有动力再去,最开始那种新鲜劲儿就过去了。
你不去,教练就没有办法确认销售提成,场馆也就一直有跑路的风险。
因为一直没有办法确认收入啊。
为什么健身房会跑路?
就是因为很多人不来,那么负债就会长期存在,那这个时候健身馆的老板把这笔应付帐款拿来给教练开工资了,或者去交房租了,去开新的馆了。
等到附近所有有可能办卡的人都被薅光了,没人充值了,就跑了。
那些没用完卡的人就会去跑过来,哎,我卡里还有钱呢。
但是你包月了,它暴雷的几率就少了。
因为它不会存在长期在账面上的负债,甭管你去不去,每个月都会自动确认收入。
相比传统模式,中田这个包月模式,虽然教练单次可能赚得少点,但细水长流,暴雷风险要弱很多。
5
不仅仅没有底薪,你还得免费做前台,免费做保洁,免费给会员搞果盘,而且还要坐班。
无底薪,不仅仅可以把人力成本降到最低,把门店的抗风险能力提到最大。
还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筛选手段。
健身这个消费品类,是极其反人性的。
大多数学员是那种隔一段时间就重新冒出热情,但持续几周就很快放弃,再隔几个月又来的那种。
所以,这个行业大多数能持续赚大钱的教练往往并不是多么会教,练得多好,反而都是话术高手、一流销售,先把人忽悠了买课再说。反正大多数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忽悠他们在有动力要打鱼的那两天抓紧时间办卡买课。
律师的本质是销售,教练的本质当然更是。
这些教练连底薪都没有,是不是得疯狂销售?那些没有快速掌握到销售技巧的人坚持几个月就坚持不下去了。
这种筛选手段不一定能筛到最适合做健身教练的人,但一定能招到最能销售的人。
因为无底薪,所以店长也没有任何动力去淘汰人。
人家都不要钱,你不让他进来干啥?能卖课不就行了?能哄学员开心不就行了?
对于中田健身来说,节约了管理成本,让最有销售能力的人留下来,进一步让暴雷风险降低。
这种无底薪的设计会让教练队伍良莠不齐。
但却能让中田活得久。
6
既然没有底薪,一定有对教练更有诱惑力的东西。
健身行业一直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一个好教练赚不到钱,是会跑的,是会带着学员跑的。
好教练跑了,愿意续费的学员走了,那健身工作室还做个屁啊。
这也是很多健身房暴雷的原因。
好不容易愿意续费的学员都跟着教练跑了,房租还要交,那可不得跑吗?
教练也委屈啊,凭什么自己卖了这么多课,手里有这么多学员,也就只能赚个课时费,只能赚个提成。
你不就付了个租金吗?你不就买了十几万块的器材吗?这有什么很大的资金门槛吗?我手上这么多学员,分分钟就能回本了。
健身工作室这种情况其实更严重,因为租金要便宜,健身器材也不需要那么多,场馆装修比较粗糙,所以每一个有拓客能力的教练都会蠢蠢欲动:
我为什么不能自己开一家店?
这是健身工作室模式的最大bug:你最核心的资产是教练,但他们却打算随时要跑。
所以要绑定教练,就是和他们分享利润。
中田,其实是学到了海底捞的精髓。
你怎么保证自己的店员服务好,让他们有成为店长的可能。
你怎么保证店长把店管好,让他们有从店里分红的可能。
中田同样如此,如果你能卖得多(3个月内完成业绩目标),就升你成店长。
如果你当了店长还能卖得多(3个月内完成业绩目标),就升你成股东。
不仅仅拿课时费,拿销售提成,还可以直接当这间店的老板,直接拿分红。
等这家店回本了,就可以继续去投入到下一家店。
(图片来自小红书)
中田真的是很懂人性。
你不是觉得你牛吗?
那你来。
只要你三个月完成,店长你当,只要你三个月内当店长当得好,你来当老板。
而且它设置的期限是三个月。
就这个期限你就觉得可以试一下,可以承担得起。
一旦有人说你要无底薪半年,一年了,你可能在对方跟你聊的时候就直接摔门走人了,但如果说三个月,你就觉得自己可以忍忍,坚持坚持。
万一就走上人生巅峰,出任门店ceo,迎娶白富美高富帅呢。
人性啊,人性。
那些愿意接受无底薪的教练,往往就是最愿意搏一把的人。
而对于门店的二股东(店长升级后)来说,他也愿意支持自己手下的教练快速出去开店,因为只要教练们出去开一家店,他就能从总部那里拿到那家门店5%的股权。
反正优秀的健身教练干久了都会跑路,都会自己出去开门店,那么干嘛让他们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呢?成为自己的合伙人不行吗?
而且每一家新店也都会有老店的支持,而且是发自肺腑的支持,能分红,谁不愿意帮一把?
瞧瞧,中田多会拿捏人心。
7
大饼不能激励人,但马上就能拿到手的分红可以。
于是教练们销售的欲望就更强了。
说白了,中田做的这事儿,跟卖保险没啥区别。
无底薪,销售冠军可以成为团队长,然后可以享受团队成果的分成。
团队成员的业绩和晋升也会让自己得到经济上的好处。
这不就是卖保险吗?
中田也是如此。
只要拼命卖课,拼命销售,就能成为一家健身工作室的股东。
然后不断做新店。
之前老店的收益,自己也能享受到。
这是健身行业吗?
这明明是保险行业啊。
从这个角度来讲,别的健身房讨厌中田,倒也不意外。
换你是教练,你也讨厌。
但越讨厌,他们过的越好。
这就是,世界的魔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