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商业模式的十字路口:「人-货-场」之变

综艺行业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为什么这么说?大家先来听一个故事。有一天,某头部手机厂商找到了抖音内容团队,讨论综艺投放的一些问题,现场也来了这个品牌内部各部门的很多人。

抖音方负责人原以为这个品牌是想了解综艺内容规划,决定明年的投放重点。但聊着聊着,他发现大家其实是在辩论:投放综艺还能带动手机销量吗?综艺能给品牌带来什么实打实的价值?

也就是从那个时间点开始,包括三大手机厂商在内的许多投放大户,都渐渐退出了综艺舞台。要知道,2017年仅在一线卫视当中,像vivo冠名、赞助的综艺节目超就过10档;但在vivo最后活跃在综艺市场的2021年,几乎只投放了综N代《王牌对王牌7》和《向往的生活6》。此外,像乳饮这类对综艺长情的品牌,支付宝、聚划算等互联网APP,也纷纷离场。

而从内容供给端看,云合数据显示,2023Q3全网上新国产季播综艺多达75部。

提案多但赞助少、内容多但品牌少,我们是时候认真思考,综艺市场出现了什么问题?

1

根本原因:“卡脖子”的商业模式

与剧集、电影不同,当下综艺的生产制作遵行的是「招商先行」的启动模式。为了便于理解,我粗略画了一张图,可以大概俯瞰一下整个综艺产业的生产链

综艺商业模式的十字路口:「人-货-场」之变

具体来讲就是,只有品牌主赞助之后,综艺节目才可以立项,然后才会进入节目制作与平台播放的阶段。在整个链条上,商业化赞助处于产业链的最上游,是综艺市场的「源头活水」。

所以你看,在这一现行模式下,综艺节目的创新和制作生产就会面临两个问题:

  • 在没有赞助的情况下,新综艺就没法立项,那些好的创意想法、创新的综艺节目都没法落地。这就造成了当下综艺市场上综N代苦撑的青黄不接状态。
  • 有赞助的情况下,受制于品牌赞助在产业链上的重要地位,再加上近些年经济不确定的影响,品牌主捂紧了口袋。所以,在制作方、平台方以及品牌方三者关系博弈的过程中,品牌方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使得节目内容的植入变多,质量却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容的可看性,导致用户播放量减小,从而进一步加速了下一季招商的难度,形成了价值的负循环。

所以不妨得出这么一个结论:

  • 核心结论1:卡住综艺行业脖子的,正是单一to B的“商业模式”。这种单一招商的变现路径,对于市场,纯属于看天吃饭。

2

突破方向:综艺商业化“人货场”的新变量

搞清楚了“卡脖子”的根源,我们继续洞察:有哪些新变量能够帮助行业突破卡脖子的商业模式。

为了更清楚地读懂这个方向,不妨将综艺当作一个“综合产品”,再结合以短视频、直播等为代表的新内容时代——切入综艺“人货场”关系来看:

综艺商业模式的十字路口:「人-货-场」之变

第一,人的方面。

在传统招商模式下,综艺节目的“买方”是品牌主,用户提供的则是单一的内容消费价值。“综艺”这个产品兜售给品牌主的只是用户的注意力,综艺节目本身是品牌与用户之间的桥梁或者说内容载体。

而在新内容时代,用户端的价值却可以被充分激活并释放,直接成为综艺制作方的消费者。怎么理解呢?因为如果让用户不只有观看行为,还可以多出一个购买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边看边买。重要的是,用户不管是通过直接打赏,还是在直播间购物或者团购,所贡献的大部分收入又可以反哺给节目,从而达到增加综艺变现的目的。

所以这是一个本质上的变化——在产业的后链路变现开口打开了,盘活了整个产业链条。

简而言之,从链接品牌方到链接品牌方和观众群,综艺产品能够服务的“人”更多,这是一个最大的新变量,于是突破卡脖子模式也就有了一个最强大的新动能,从单一的向B端销售产品转变为BC两端更加近距离地输出服务、情绪、消费等等综合价值。

  • 核心结论2:所以,接近人、打动人、服务于人,前所未有地重要。

第二,货的方面。

以前的综艺节目只能在节目启动前面向B端,向赞助方卖固定的广告位,且广告位很少、数量有限。

再看新内容时代的综艺节目,综艺节目官方账号、节目捧红的艺人账号,都可以入驻巨量星图进行品牌商单合作,也能通过直播带货形式,实现节目账号矩阵的多渠道变现。此外,综艺正片、短视频等多内容形式持续黏合用户注意力,可以带动节目中品牌产品的销售,甚至节目中的美食美景也能成为兴趣消费品,带动本地生活服务的团购套餐、文旅目的地等衍生消费。

通过这样多形式、可持续的带货模式,综艺节目得以突破对招商的固有依赖,真正做厚商业化价值。

  • 核心结论3:这样的“后链-全链路变现模式”让综艺内容具备了更大的“货”的空间。

第三,场的方面。

以前综艺的商业化售卖洽谈场景相对单一,通常是在综艺立项之前的几个月里,通过招商会等形式,让广告主来买冠名植入的位置;另一部分是录制结束后的后期贴片追加。

而在新的综艺模式下,当一个IP内容释放能量后,会在平台沉淀为拥有大量用户的账号,这些用户既能保证账号未来的长期活跃性,也让账号成为可持续经营的场所。

这使得综艺突破了限时限量的招商场景局限,也突破了正片播完即止的“有效期”,为品牌主提供随时随地可展开后链路合作洽谈的场合。面向用户,综艺节目则是“日不落的可以增加货架的超市”,在带货直播间、商单合作短视频等多元场景中,吸引消费者随时进场消费,7*24小时都能带动种草转化。

总结一下这种“人货场”新变量的特点,得出:

核心结论4——

  • 综艺内容的容量更灵活,以“季-集-片段”的灵活内容系列更适合小屏分发与传播,本质上是因为这种形式是“人”喜闻乐见的。
  • 综艺的“货”和“场”的逻辑更丰富,与人的连接更密切。因此反向推导综艺IP的制作导向,也更贴近“人货场”土壤,用大家潜在需要的IP去捧红人,而不再是用“头部明星”去带动货,这个逻辑更符合大众消费行为。

3

案例探索:全链路升级综艺变现力

由上可知,综艺行业变革的核心方向在于,通过全新的人货场关系,打破固有的单一to B模式,全链路升级综艺变现力。从根本上去尝试扭转卡脖子的单一模式,推动该行业走出寒冬。

这不只是空想,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内容平台在这方面的持续探索,比如在抖音上的《全力以赴的行动派》等综艺案例,就是在探索依托人和账号成长起来的综艺新模式。

首先从策划一部新综艺内容的第一步开始,就与传统综艺制作模式不同,现在的新综艺可谓是“综艺内容直接长在媒体平台上”——要充分和短视频平台的用户、账号、内容、达人、商业化、分发逻辑等充分耦合。

综艺不再是单纯的“搜肠刮肚想创意”或者“模仿国外热点IP”,而是有了扎扎实实的内容土壤:抖音是一个内容富矿,大家每天在关注什么、玩什么梗、讨论什么流行趋势等等都能为综艺内容的生长提供内部驱动力。

综艺商业模式的十字路口:「人-货-场」之变

《全力以赴的行动派》就是“生长在抖音内容中”的代表性综艺,以第二季首期为例,节目将抖音爆梗融入综艺剧情,邀请抖音头部达人@锅盖wer、@爆胎草莓粥 ,复刻《狂飙》猪脚面、高启盛走路等经典剧情,凭借对于抖音用户热议话题的敏锐嗅觉,以衍生创意驱动节目倍速出圈。

  • 核心结论5——综艺内容是生长于平台土壤之上的,它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源自真实存在的“大家爱看什么、关注什么、讨论什么、期待什么”的这种客观“综艺需求”基础上的。

接下来,在新综艺播放与分发的过程中、结束后,内容与人依旧是高度关联的。不仅仅是“后链变现”,更是“全流程互动”。

举个例子,作为《蒙面歌王》《中国新说唱》等现象级综艺的导演、总制片人,车澈成功借助这些身份的加持,持续打造青年文化,树立个人IP品牌,并且在抖音持续输出大量潮流生活向的内容,和年轻化、高粘性的粉丝形成了强绑定。

随后他的个人IP也推出了联名产品,并且开始摸索电商直播、星图商单合作、团购等多种变现玩法。今年车澈在抖音的直播,最高10万人同时在线,平均每场在线人数超过4万,让潮牌们在抖音上的动销迅速飙升,有力证明了他个人IP内容的商业价值。

综艺商业模式的十字路口:「人-货-场」之变

再如《全力以赴的行动派》包含短、长、直多种形式,在正片之外用短视频、挑战赛、综艺直播增强艺人的个人IP属性,用户爱看爱玩一起造梗,通过放大内容里的“人”的价值,让节目成了出圈爆款。

在综艺的后链路则由节目官方账号与艺人共创内容——“后链变现”让综艺的变现能力、内容活力大幅提升了。

例如,节目针对冠名品牌脉动的运动及户外调性,不仅在“水世界”正片剧情中自然植入产品,还联动综艺人气艺人@黄明昊 ,通过综艺高光片段剪辑与脉动产品的创意露出,打造运动主题燃向短视频,助推品牌定制话题#大口畅饮状态全开 播放量达到9.9亿。

综艺商业模式的十字路口:「人-货-场」之变

此外,在节目官方账号里,就有秦霄贤用脉动饮品拍摄拥有33亿播放量的抖音热门“拍拿放” 挑战,借助短视频与挑战赛等多形式玩法,在趣味内容中保证品牌的C位露出,帮助合作品牌实现规模化的人群种草。

像《全力以赴的行动派》这样的节目,让行业看到了后链路变现的更多可能。其实早在第一季完播后,节目就开启了40多场电商直播,完整跑通了主播、选品、货盘、投流等完整链路。第二季又放大节目探玩属性,与本地文旅作深度结合,跟广州长隆动物园、横店影视城、澳门新濠影汇等旅游景点合作,借节目影响力实现了高密度的曝光,且为后续本地生活POI和直播变现打下基础。

综艺商业模式的十字路口:「人-货-场」之变

据我了解,《全力以赴的行动派》番外篇《打卡吧,行动派!》正在热播中,在账号活跃度和本地生活赛道展开了短直双开的进一步探索,目前已经开始了酒旅、餐饮的带货直播,短视频带POI也在为本地餐饮店铺种草。

  • 核心结论6——“真正贴近于人、服务于人”的综艺内容不再只是传统认知里面“直接向金主兜售广告位”的生意,而是具有更加成熟的商业模式。很显然,在这样的商业模式里面,大家都获得了更实惠的价值。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放在今天的综艺行业发展背景下十分准确。本质上是对于综艺行业的商业模式认知需要进行一次升级。

客观来看,新综艺的深度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事实,这是大众文化演变的周期规律使然。对于有志于综艺内容变现的机构或个人创作者们而言,现在未必不是一个更好的风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12月13日 上午11:52
下一篇 2023年12月13日 下午3:00

相关推荐

  • #华能国际在宜宾成立新能源开发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华能(筠连)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冷鹏,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物联网应用服务等。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为华能国际全资子公司。 天眼查信息:https://www.t…

    2024年9月20日
  • AI大模型来袭,智能客服变天?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自ChatGPT爆火“出圈”之后,国内外就掀起了一波AI大模型风潮。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开始布局AI大模型领域,其中不少企业已经推出了自家的AI大模型产品,试图在这股AI浪潮中拔得头筹。而在众多AI大模型中,既有通用大模型,也不乏垂直大模型。 在AI大模型产品相继诞生后,AI大模型的落地以及商业化应用,就成为了各方关注的重点。与此同时,发…

    2023年8月7日
  • 魏冰接任启明星辰法定代表人

    #启明星辰增资至12.18亿#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启明星辰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约9.43亿人民币增至约12.18亿人民币,同时,法定代表人由王佳变更为魏冰。 启明星辰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6月,经营范围含技术进出口,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计算机技术培训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中移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王佳、香港…

    2024年9月29日
  • 正威集团等被强制执行2.3亿

    天眼查法律诉讼信息显示,6月24日,正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正威(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正威供应链控股有限公司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2.34亿余元,执行法院为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 深圳正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9月,法定代表人为孙学勇,注册资本70亿人民币,由正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风险信息显示,该公司现存30余条被执行人信息,…

    行业动态 2024年6月25日
  • 真搞定了关键基带芯片技术?苹果抛弃高通倒计时?

    小刀马   当初苹果公司和高通交恶,扶持了英特尔公司,主要目的就是对基带芯片的研发。在4G时代,英特尔的基带芯片基本还能勉为其难地满足苹果公司的需求,但也经常因为信号问题被用户吐槽。后来,在跨越到5G时代的时候,英特尔的基带芯片迟迟无法问世,满足不了苹果公司跟上5G手机的发布需求。这时候,苹果无奈之下和高通公司进行了和解,开始批量采买高通公司的5G…

    2023年3月7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邮件:9392979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