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伏”的科大讯飞

每分钱的利用,科大讯飞都从未偏离“主线”

作者 | 曾响铃

文 | 响铃说

有关科大讯飞的消息,在2024的开端,突然变得多了起来。

先是王牌业务之一的医疗版块即将拆分赴港上市,然后又爆出“拿下大单”,与中国绿化合作签约,要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组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平台。

在1月底,科大讯飞还要发布星火大模型最新的技术成果。

马不停蹄、动作频频,看得出,科大讯飞对2024年雄心勃勃。

一个“蛰伏”多时的科大讯飞,正准备跃起。

“蛰伏”的科大讯飞

每分钱的利用,科大讯飞都从未偏离“主线”

毫无疑问,这些年,资本市场、科技业界对科大讯飞有一些怀疑的声音。

其中最典型的一条是,科大讯飞喜欢“追风口”。

然而,回顾科大讯飞多年的发展,以及最近的动作,这可能是个因为时间视野没有拉得足够长而造成的误会。

十年前的2014年,在国内创新浪潮伊始,科大讯飞就已经开始深入布局人工智能。

彼时的科大讯飞正式启动了“讯飞超脑”计划,最终目标是在2030年做到“让机器从能听会说到能理解会思考”。

多年来,无论在哪个场景进行人工智能应用的探索,无论做出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科大讯飞从来没有偏离这个战略目标。

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国际领先,常识推理、知识发现、机器阅读理解、图像识别理解等都取得了显著成果后,当下的大模型,更是科大讯飞完成机器“能理解会思考”的必经之路。

在大跨度的时间维度下,不是科大讯飞要借大模型的舆论势头,而是在技术上,科大讯飞沿着既有道路走下去必然会建设大模型能力,即便没有ChatGPT的横空出世。

一个重要证据是,科大讯飞的大模型一经推出就能立刻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背后是科大讯飞为大模型时代准备的关键的算法与数据积累。

例如,在数据上,科大讯飞在教育、医疗等场景的深耕,积累了大量垂直的高价值数据。

这些数据是经过实践反馈的、能真正贴合实际业务的语料,是发展大模型必备的优质资源,也是科大讯飞的重要壁垒所在。

此外,在算法上,例如科大讯飞也早就开发出全国唯一通过了国家职业医师资格证考试的人工智能系统,为全国医生提供了超过超5.8亿次服务。

如今,星火大模型的新技术成果不断推进,与中国绿化共同组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平台,在“让机器从能听会说到能理解会思考”的主线下,科大讯飞一边做各种垂直场景、推进产业进化,一边又为既定的目标准备各种条件、离目标的实现越来越近。

科大讯飞的每一分钱,都用在了重要的技术与产业、场景突破上。

在创新技术必然要有的大投入、长周期价值落地下,这也带来了一个“后果”,那就是科大讯飞并不能给与资本市场直接的、立刻的高额回报。

选择科大讯飞,就是选择人工智能技术的大未来,但也需要足够的耐心。

毕竟,在全球范围内,包括OpenAI等在内的前沿技术企业都还处在巨额投入期当中。

“蛰伏”是必须的,而“跃起”,也几乎将是必然的。

回归主业、聚焦主线,分拆是必然选择也是普遍规律

“让机器从能听会说到能理解会思考”的主线,意味着科大讯飞的企业经营上,最终将以人工智能技术与解决方案为主,面向各产业提供服务。

在通往战略目标的道路上,各种已经被孵化出的成熟业务,注定会被拆分掉,这是科大讯飞的企业目标决定的。

医疗业务历来是科大讯飞的王牌,但在业务逐步成熟后,其所涉及的大量工作越来越需要企业化的组织运营,技术创新只是其中的底层支撑。

医疗是科大讯飞这颗大树在自我成长过程中,发育出的一个即将成熟的果实。

事实上,在资本市场上,类似科大讯飞这种因为要聚焦主营业务而进行分拆十分常见。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按首次公告日计算截至2024年1月10日,累计有145家A股公司发起163单分拆计划。

其中,2022年、2023年分别披露分拆计划30单、36单。

这背后,是分拆有利于市场发现标的公司的价值。

换句话说,果实长在树上,人们往往会只会看见整颗树,而摘下来后,才会更仔细深入地发现它的价值。

自2019年12月以来,A股市场上已有25家上市公司成功完成了“A拆A”上市,从业绩表现来看,24家实现盈利,5家公司2022年营收规模达到百亿以上,二级市场上,25家“拆A”公司中有15家公司市值达到百亿。

这其中,有很多熟悉的面孔,例如萤石网络、百克生物、锐捷网络、铁建重工、川宁生物等5家公司市值均超200亿。

科大讯飞的医疗业务在分拆后,将有什么样的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此外,分拆上市除了能让业务独立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也能让整个企业形成资本布局的平台化生态。

例如,海尔是资本布局的典型公司,目前其旗下已经拥有了海尔智家、海尔电器、盈康生命、海尔生物、雷神科技5家上市公司。

目前,海尔旗下还有供应链科技公司日日顺、保险代理服务商众淼创新也在冲刺IPO。

如果一切顺利,“海尔系”上市公司将增加至7家,相关业务布局横跨家电、智能家居、大健康、物流、保险等多个领域,共享平台资源、形成航母级生态,大幅拉升企业发展上限。

科大讯飞正走在这样的路上。

而进一步看,由于AI产业的特殊性,独立的分拆业务在深入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也将源源不断为AI尤其是大模型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垂直领域数据来源,进一步强化科大讯飞做大模型的壁垒。

从资产与技术出发,这种分拆,就是科大讯飞不断蓄能的过程,让“蛰伏”后能够跃得更高。

结语

技术上大模型不断推进,项目上不断落地新的平台级合作,资本上走入深化布局,多路并举,“蛰伏”阶段可能即将过去,2024年,一个值得资本市场肯定的科大讯飞,料将会出现在大众面前。

当越来越多的成果涌现后,当前期的每一分钱投入都逐步转化成AI产业价值后,用价值投资视角看科大讯飞的人,会在新的一年收获应有的回报。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响铃说】原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响铃说 Focusing on企业数字化与产业智能化升级,这是关注一切与创业、产业和商业相关的降本增效新技术、新模式、新生态 NO.389深度解读

【完】

曾响铃

1钛媒体、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多家创投、科技网站年度十大作者;

2 虎啸奖评委;长沙市委统战部旗下网络名人联盟成员;

3 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4 《中国经营报》《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报刊、杂志特约评论员;

5 钛媒体、36kr、虎嗅、界面、澎湃新闻等近80家专栏作者;

6 “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现演变为“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

7 腾讯全媒派荣誉导师、功夫财经学者矩阵成员、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月13日 上午11:41
下一篇 2024年1月14日 下午4:55

相关推荐

  • 滴滴:国际业务2022年营收59亿元,增幅62%

    4月29日,滴滴退市后在其官网发布年报。2022年滴滴实现营业收入1408亿元,同比下降19%。净亏损为238亿元,同比收窄52%。 分业务来看,中国出行业务收入从2021年的1605亿元下降至2022年的1259亿元,降幅为22%。国际化业务收入从2021年的36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59亿元,增幅为62%。其他业务收入从2021年的97亿元降至2022年…

    2023年4月29日
  • 三只松鼠坚持的“高端性价比”,也是零食行业通往未来的门票?

    三只松鼠的“高端性价比”,是让又好又便宜成为可能

    2023年12月13日
  • 李想名下一合伙企业注销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心享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登记状态从存续变更为注销。 该合伙企业成立于2015年8月,曾用名为北京车和家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李想,出资额1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投资管理、投资咨询,由刘文靖、李想分别出资99%、1%。 天眼查信息:https://www.tianyancha.com/com…

    行业动态 2024年9月9日
  • 《阿凡达2》预测票房25亿:影院年末“救世主”来了?

    ​作者| 明明 编辑| 无花果 “影院过年了,好久没见到这样的景象了。”12月14日晚上的《阿凡达2:水之道》(以下简称“《阿凡达2》”)IMAX点映场,有影迷感慨万千。满足上座率75%限制的前提下,前三排空出、其他位置座无虚席,观众们一早便开始排队入场,持票打卡。 今日《阿凡达2》上映首日,排片占比79.8%,产出单日近98%票房,带动大盘自国庆档10月7…

    行业动态 2022年12月16日
  • 漫威哑火,“进口片大年”还有戏吗?

    ​作者| 明明 编辑| 无花果 继上映半个多月、票房刚刚破亿的《黑豹2》之后,《蚁人与黄蜂女:量子危机》(以下简称“《蚁人3》”)也哑火了。 截至发稿前,《蚁人3》票房仅有2.2亿,猫眼专业版预测票房落点从3亿+下调至2亿+,上映第七天,单日票房冠军的位置已经让位于春节档老片《流浪地球2》。考虑到两部漫威大片前作票房分别为《黑豹》6.62亿,《蚁人》6.7亿…

    行业动态 2023年2月27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邮件:9392979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