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指月
2024年1月29日晚间,万达电影发布公告公布董事会决议,选举陈曦、龚峤为公司第六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同意陈曦担任万达电影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百亿票房背后的女人”的话题性,让#万达电影新任董事长陈祉希#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
此前的万达电影董事长张霖已于1月13日公告离任。陈曦艺名陈祉希,1982年出生,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她从演员转型电影制片人,参与过《人再囧途之泰囧》《煎饼侠》《唐人街探案》《你好,李焕英》《热烈》等卖座电影。2012年创办影艺通传媒,2015年起历任上海儒意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总裁、中国儒意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龚峤同样是1982年出生,深耕游戏行业,是儒意旗下游戏业务板块的主力,现任北京儒意景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人员变更其实是万达电影易主后的必然,制片业务、游戏业务背景的新领导加入,万达电影终结地产时代后,又会走向怎样的未来呢?
阔别已久的“电影全产业链”野心家
万达电影的股权变更是2023年电影行业的大事件。2022年7月,执掌万达电影多年的曾茂军突然离职,揭开了万达电影大变动的序幕;2023年7月,万达集团将其持有的万达投资49%股权转让给上海儒意,儒意从而间接持有万达电影9.8%的股份,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12月6日,万达电影再次公告,控股股东将万达投资剩余51%股权转让给上海儒意,万达电影的实际控制人将从王健林变为上海儒意。
至此属于王健林的“万达电影”已经离场,这个国内院线龙头被“新贵”儒意影业所接手。
万达电影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公司,此前的营收规模也是儒意的数倍,万达影院在本土院线中的品牌优势也较为明显,但面临资金压力的万达和王健林不得不将这块“优质资产”脱手。
这是电影行业许久未见的资本市场大变动。曾几何时,万达电影大手笔收购美国传奇影业,还希望通过并购万达影视将上游制作公司纳入建立“全产业链”,后来万达影视的制片业务却一地鸡毛,业绩承诺连年以来屡屡落空,盛极一时的五洲发行公司也沉寂了好一段时间;
曾经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也都不甘于做产业链中的一环而试图奋力进击,阿里也一度收购了万达电影部分股份,但如今也都基本回归了各自的优势主业去了。在万达电影被儒意影业全面接盘后,“电影全产业链”这个故事才又有了续集——
有强力制片业务能力背景的陈祉希入主担任董事长兼总裁,陈祉希的制片代表项目几乎都是近十年来新锐商业导演、新项目,与徐峥、陈思诚、贾玲、大鹏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游戏业务的龚峤加入独立董事行列,也许将把儒意的游戏业务与万达电影的资源做进一步融合。
万达电影在国内拥有已开业影院877家、7,338块银幕,其中直营影院709家、6,159块银幕,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市场份额达16.5%,在行业内领先地位稳定,更得市场青睐的电影上游内容能力,加上万达电影原有的院线优势,一个电影文娱大版图的未来图景似乎已经绘好。
儒意+万达电影组合之下,带来的最显著优势是在主流电影项目中占比增长。今年春节档中,儒意+万达电影占了四部主流大片,包括参与了《飞驰人生2》《第二十条》出品,《热辣滚烫》联合出品,《熊出没·逆转时空》主出品,既有前期话题热度较高的档期热门,也有熊出没系列票房前景最好的一部新作,今年春节档大概率收获颇丰。
不仅如此,不久前定档2014七夕的追光动画电影《白蛇:浮生》背后也有儒意影业的身影。从电影备案情况来看,儒意+万达能拿得出手的新项目在2024年也有竞争力。
可能性与风险的“一体两面”
曾经向往着全产业链而来的巨头们也个个大有来头,但能成功稳住版图的近乎屈指可数,伴随着美好愿景而来的,一定也有新的风险点。
风险的一方面,是儒意影业本身过往的遗留问题,以及在当下“高举高打”带来的更大试错风险。
儒意影业过去的资本市场之路是不怎么好看的。中国儒意的前身是上市公司“恒腾网络”,是中国恒大与腾讯于2015年7月联合组建共同组建的一家上市公司。可以说,在“恒腾网络”时代,这家公司的过往是不怎么好看的。
2020年收购儒意影业是“恒腾网络”发展的重大转折,当时的儒意影业出品过《小时代4、5》《动物世界》《缝纫机乐队》《情圣》等电影,业务规模还不算大,当时儒意给恒腾网络提供的业务前景噱头主要是流媒体平台“南瓜电影”, “南瓜电影”从一家盗版电影平台摇身一变,成了对标Netflix的全付费订阅模式。在2020年至2022年新流媒体平台还是全球影视行业的主流话题,成了上市公司讲故事的资本。
而在恒大“暴雷”后,恒大将持有的恒腾网络股份全部卖出套现,期间转让给恒腾网络股东之一、儒意影业、南瓜电影创始人柯利明8%的股份,又向腾讯及独立第三方转让了部分股份,最终腾讯成为了公司背后大股东,柯利明则成为公司掌舵人,2022年初,恒腾网络正式更名为“中国儒意”。
在并购万达电影之前,儒意影业有影视制片、游戏、流媒体三个业务板块,流媒体大概率不用指望,也许后续会与腾讯视频擦出一些火花,游戏业务目前也不温不火,儒意影业的后续发展如何,主要还是要看投资制作电影的眼光和水平。
不过儒意影业能够异军突起,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参与出品电影的独到眼光,压中爆款的能力。从《唐探》《你好,李焕英》到《消失的她》,能够在陈思诚、大鹏等人电影事业早期发掘出他们商业片的独特价值,儒意影业在洞察大众情绪方面的确有两把刷子,这是真正扎根于内容市场的表现。
但回过头来,与核心创作者的深度绑定一直是电影公司的常规操作,而创作者与市场喜好不可能永远绑定,新锐的内容作者会逐渐成为陈旧的代名词,其电影制作投入成本往往还水涨船高,最终某部暴雷导致巨大亏损。此类同样的故事几乎总在发生,往往也成为电影公司兴衰的导火索。儒意影业能否跳出这个模式,真正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更新对市场和观众的认知,是值得行业继续观察的。
另一方面,万达电影的股价从2016年至今年线连续跌了八年,不是没有原因的。自2015年上市以来,万达电影各种募资超过百亿,但2019年、2020年、2022年万达电影分别净亏损-47.22亿、-68.41亿、-19.58亿,从上市累计至今,万达电影总净利润还是被近几年的亏损完全覆盖。
如果上市公司能够恪守其院线主业,业绩想必不至于如此难看。虽然过去三年电影大盘承压导致电影行业总体业绩不佳,但导致万达电影巨亏的还是并购带来的资产减值损失,2019年万达电影资产减值损失58.98亿,2020年43.51亿,仅两年上百亿的巨额减值,就几乎和万达电影上市以来的总盈利相当。
2023年电影市场大盘恢复,三季报显示万达电影营收达到113.48亿元,与2019年同期基本相当,这本是一个良好的现象。但无奈万达财务压力巨大不得不甩卖资产,如今一切从头开始,万达电影又成了儒意影业全产业链布局中的一环,未必就能安安分分做好主业了。
仅从业务发展来看,近几年万达电影的制片、院线业务也都乏善可陈。院线方面,万达电影近年来决心从直营影院为主到轻资产加盟为主,万达电影为了降低重资产风险而逐渐放开加盟,但随之而来的则是院线品牌的贬值,轻资产的万达影院在硬件和运营上难以和直营相提并论,反而降低了万达院线品牌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
并且在大环境新建影院放缓,市场供给过剩的情况下,近几年来万达院线却大肆扩张也显得属于逆势而为。2024年1月13日,万达电影发布公告,称根据整体经营发展规划,公司拟终止募投项目“新建影院项目”和“2022-2023年影院建设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所以院线业务现在是一块“存量挖掘”的市场,现有的银幕规模已经十分庞大,反而是利用效率远远不足,租金成本居高不下,可非热门档期的大规模空置现象如何解决,甚至不是目前电影行业本身能够给出答案的,很可能需要影院产业思维、运营思维的一次迭代。
儒意+万达电影,是否能真正造就下一个电影巨头“完全体”,还有待继续观察。
*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