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张磊入籍新加坡,这代表了什么?

2024年,或许在高瓴位于新加坡的新总部里,新加坡公民张磊会花更多时间去思考,他是在涅槃重生,还是在自毁长城?

高瓴张磊入籍新加坡,这代表了什么?

文|新熔财经

作者|显洋

这两天,海外媒体报道了中国投资大佬与企业家拿到新加坡永居的事儿。本来乏善可陈的文章,却因为一个人名的出现变得有趣起来——高瓴创始人张磊,一位曾经在国内如日中天,但今天鲜少露面的大佬。文章透露出一个更令人惊讶的消息,张磊已经成为了新加坡公民。

没想到,蛰伏两年的中国PE一哥,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成为一名放弃中国国籍的新加坡人。这件事和它背后的意味,要远比大佬们去海外申请个“长期签证”劲爆多了。

毕竟,有了北京户口和每年要给居住证续期的“外地人”,两者的性质天差地别。

高瓴张磊入籍新加坡,这代表了什么?

张磊和他背后的“高瓴”,一路被视作中国乃至亚洲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投资机构。被誉为“中国版巴菲特”的张磊,曾高度看到中国市场的机遇。就在3年前,张磊和黑石苏世民对话时宣称:“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就是当下,现在是重仓中国的好时机。”

我们有理由相信,张磊是一位德扑高手,至少bluffing的技能用得炉火纯青。今天,站在浮出水面的新加坡人张磊面前,我们看向他身后的草蛇灰线,发现了高瓴这几年非比寻常的动作——它在谋划一场全面的去中国化转型。

不知从何时起,高瓴悄然撤下了中文官网,取而代之的是全英文页面,而且特意把管理团队和投资组合中的“外国面孔”放到了醒目位置。肖恩·卡内(Sean Carney)、马塞尔·拉卡兹(Marcel Lacaze)等不为人知的外籍合伙人,开始频繁出现在媒体报道中。高瓴开始尽量规避曾经的中国背景,而是把自身定位成一支“总部在新加坡,来自亚洲的私募股权基金”。

2022年底,在新加坡滨海湾金融中心,高瓴租下了这座号称新加坡“曼哈顿”的高档写字楼的整整一层,而在此之前,高瓴在新加坡只有区区几个共享办公的工位。与此同时,高瓴在伦敦、首尔等地相继开设新办公室,为大举进入海外市场进行人才储备。

近两年,对比高瓴在国内和海外的投资活跃度,结果更能说明问题:2023年,在澳大利亚,高瓴投资了光伏储能公司OSW,用5亿美元收购了临床研究机构乔治临床;在东南亚,高瓴正在准备作价7亿美元收购中医连锁品牌余仁生和10亿美元收购医疗器械平台Everlife, 还要以18.6亿人民币联合京东产发收购ESR乐高信托旗下的物流资产包;在韩国,高瓴正在组建一个全新的团队,尝试收购韩国第一大生物柴油公司SK EcoPrime 100%的股权,成交价预计在4000亿-5000亿韩元,此外,高瓴还加入了MBK Partners组成的财团,以发行新股的方式完成了对韩国电池制造商SK On的追加投资,投资额同样约为5000亿韩元。

看起来全是大手笔!

但在国内,高瓴大量裁撤和收缩国内投资团队早已是行业里的公开秘密。2022年高瓴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交易降至61起,较前一年238起显著下降了7成。2023 年也是只少不多。

在二级市场,高瓴的表现也开始出现起伏。来自美国监管机构的文件显示,去年高瓴旗下独立的、专注于二级市场投资的基金管理平台HHLR Advisors资产暴跌三分之一。专注于流动性较低投资的高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资产同期仅增长2.2%。

特别是去年十一月,因涉嫌违规转让光伏公司隆基绿能的股票,中国证监会对决定对高瓴资本下属公司HHLR(HHLR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价值基金)立案调查。高瓴本是这家公司的第四大股东,但本应持股占比5.85%的高瓴却悄然降至4.98%,这一通操作下来后,高领从此就不再是5%以上股东,后面要是再减持就不用进行公告了,顿时让很多中小投资者有种被背刺的感觉。

高瓴张磊入籍新加坡,这代表了什么?

熟悉高瓴成功之路的人都知道,“领导的朋友”始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当张磊的重心不再放到国内,高瓴在“Long China or Short China”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摇摆不定并且选择“用脚投票”把大量资金进行海外投资的时候,“领导的朋友”是否也对高瓴渐渐失去了信心和信任?

如果说减少在中国的投资是一种战略撤退,是在经济下行周期中保全自身的不得已做法,但高瓴大举押注海外,这对于喜欢自称“守正用奇”的张磊来说,就几乎是一场言不由衷的豪赌了。

没有海外经验的高瓴能复制它在中国市场的奇迹么?LP们对张磊还会一直抱有信心吗?一切都变成了高瓴的前途未卜。

张磊一度风光无限,他写的书《价值》出版后,投资者几乎是人手一本。张磊曾在书中写道:在每一次投资决策中,他都会思考,一些项目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拿到回报,但难点在于选择投入和退出的时间点,“时间到底是我的朋友还是敌人?”

2024年,或许在高瓴位于新加坡的新总部里,新加坡公民张磊会花更多时间去思考,他是在涅槃重生,还是在自毁长城?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熔财经:城市商业新媒体,区域经济链接者,产业趋势发现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2月29日
下一篇 2024年3月1日

相关推荐

  • 荣盛发展等被强执12.59亿

    天眼查法律诉讼信息显示,8月9日,荣盛发展及旗下重庆荣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廊坊开发区荣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蚌埠荣盛锦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12.59亿余元,执行法院为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天眼风险信息显示,荣盛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现存220余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41亿元,此外还存在多条限制消费令、失信被执行人…

    2024年8月12日
  • 正威集团等被强制执行2.6亿

    天眼查法律诉讼信息显示,近日,深圳正威(集团)有限公司新增4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合计2.6亿余元,部分案件被执行人还包括滕州正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正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正威供应链控股有限公司、正威华能(山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法院为滕州市人民法院。 深圳正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9月,法定代表人为孙学勇,注册资本70亿人民币,由正威…

    2024年7月2日
  • 盘点麻六记食品商业版图

    #麻六记分店食品抽检曾不合格##麻六记被爆酸辣粉中吃到苍蝇# 近日,有网友称在麻六记酸辣粉中发现死苍蝇,引发关注。麻六记客服称,看着像放上去的,粉包正常是真空包装,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的,已经将反馈的内容登记到对应部门去进行处理。 天眼查App显示,涉事麻六记酸辣粉委托方为北京食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1月,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法定…

    2024年8月8日
  • 研发费用同比增44%,BOSS直聘2022年研发费增速超营销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又是一年春招季。3月20日,BOSS直聘发布了2022年Q4及全年业绩报告。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BOSS直聘的营销费用同比仅增长3%,远低于研发费用增长的44%。 与此同时,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1-2月,BOSS直聘新增完善用户约900万人。完善用户是发布了至少一个求职意向的求职者或至少发布一个岗位信息的招聘者。同时,平…

    2023年3月22日
  • 南派三叔公司申请稻米驿站商标

    #南派三叔公司申请稻米相关商标#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杭州十年文化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多枚“稻米驿站”商标,国际分类涉及教育娱乐、方便食品等,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 杭州十年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5月,法定代表人为徐磊(南派三叔),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由徐磊全资持股。据悉,盗墓笔记的书粉被称为稻米(盗迷),在长白山脚下的“稻米驿站”,则成为…

    2024年7月31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邮件:9392979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