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自动驾驶要玩真的了?

只可惜,再梦幻的美好都逃不过现实的残忍。

2024年,自动驾驶要玩真的了?

文丨罗弋

出品丨消费最前线(xiaofeizqx)

去年,迟迟无法真正落地的自动驾驶多少有些冷场。

根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自动驾驶融资项目约54起,融资总额约68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2021年共发生144起投融资事件,融资规模为932亿元;2022年约为128起,融资规模240亿元。

到2023年,前三季度的融资总额仅为2022年的四分之一。资本聚散无常,以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无人驾驶三个界定词去筛选,在过去10年,全球披露的融资额累计超过4400亿元。其中,我国的超过2200亿。

可这个领域被无情抛弃也在意料之中。

这两年,无数相关企业站起来,又默默倒下,就连曾经最风光的自动驾驶“第一股”图森未来也岌岌可危。转眼间到2024年,自动驾驶赛道开年第一笔融资落在毫末智行头上,新的一年,这个不被看好的行业似乎又要重新出发了。

大模型成了“强心剂”?

毫末这次的融资一开始就确定了投入方向:大模型。在去年,毫末智行就建成了国内自动驾驶行业最大的智算中心MANA OASIS,目的是为大模型探索上提供算力基础,还推出了自动驾驶生成式大模型DriveGPT。

有意思的是,2024年,大模型也成了整个自动驾驶行业所要追逐的新方向。

尤其在开年以来,Sora横空出世,一举震惊了全球科技领域,就连大洋彼岸的马斯克都啧啧称奇,更让自动驾驶领域跟着浮想联翩。这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设想一下,如果Sora 能落地在自动驾驶上,生成模拟现实世界的视频能极大地训练自动驾驶的能力。

当然,在Sora之前,ChatGPT的出现就已经让自动驾驶企业蠢蠢欲动。据不完全统计,蔚来、小鹏、理想、长城、吉利、奇瑞等车企都申请了与GPT相关的商标。

国内大模型疯狂涌现,车企自然也没忽略,例如百度的文心一言就曾计划接入到红旗、长安、吉利、岚图、零跑等众多车企之中。国外奔驰与微软合作,将ChatGPT整合到奔驰车载语音控制系统中。

还有一些亲自入局的,理想就自研了大模型MindGPT。2024年,随着大模式的热度升级,自动驾驶行业也就此抓住了新风口,大部分企业不再只满足充当这场科技风暴里的配角,转而纷纷粉墨登场。

小鹏汽车在年假之后就宣布要投入共计35亿元,发展以智驾为核心的AI技术,几乎同时,吉利汽车集团也在开工长文中称,当下年轻人最关注的科技焦点,就是 AIGC。各大车企的态度十分明显,似乎都对大模式势在必得。

坦白来讲,大模型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确有应用的空间。以特斯拉FSD的“端到端”大模型为例,将大模型作为决策模型,控制车辆的行驶,能提高自动驾驶的泛化能力,数据驱动解决复杂长尾的问题,消除模块累计误差,还能降低成本。

更直白一点来看,马斯克曾对外提到过,得益于“端到端”控制技术的应用,特斯拉FSD V12版本减少了数十万行代码。尽管这番说辞有一定水分,但也间接让大模型在自动驾驶技术上的想象清晰起来,无论是在云端,还是车端。

在云端,大模型可以充分发挥模型参数量带来的容量优势,完成一些数据挖掘、数据标注等任务。在车端,不同子任务的多个小模型合并成一个“大模型”,能直接节省车端计算环节的推理时间,增加安全性。

只可惜,再梦幻的美好都逃不过现实的残忍。

短时间内,大模型恐怕救不了这个逐渐停滞不前的行业,特斯拉自动驾驶部门在目前为止,至少还有3/4的精力用在数据上面,只有1/4的工作用于算法探索和模型创建,何况那些连数据都没玩明白的企业。

更何况,摆在自动驾驶领域面前的还有大模型本身的发展。ChatGPT爆火之后,全球科技圈立刻蜂拥而上,亦如当初集体搭建元宇宙。在去年的前11个月,国内发布了238个大模型,平均每天都有一个大模型问世。

时至今日,销声匿迹的占多数。

开发大模型,在不谈技术差异的前提下,成本也能拖垮一大片企业。数据显示,ChatGPT的训练参数达到了1750亿、训练数据45TB,每天生成45亿字的内容,支撑其算力至少需要上万颗英伟达的GPU A100,单次模型训练成本超过1200万美元。

OpenAI 的一份报告指出,到2030年训练大模型的成本预计将从1亿美元上升到5亿美元。自动驾驶本来就是个无尽烧钱的领域,训练算力、数据、AI人才、硬件研发……都需要资金,再盯上大模型,恐怕只会不堪重负。

L3的意义在哪里?

除了大模型,2024年,自动驾驶领域还有一场重要的攻坚战,备受争议的L3终于迈出了落地的第一步。去年年末,《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发行,L3及L4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开展准入试点。

这也意味着自动驾驶在L1、L2的范围内斡旋良久,终于打破了一道隐形屏障。

从去年年末,不少车企陆续拿到了L3测试牌照。奔驰成为北京市L3级高速公路道路测试牌照的企业之一,宝马则宣布获得上海L3级自动驾驶高快速路驾驶测试牌照,公开资料显示,除了奔驰、宝马,长安汽车、极狐、阿维塔、智己、深蓝、比亚迪、赛力斯等多家车企已拿到测试牌照,并将在北京、上海、重庆和深圳开启L3级自动驾驶测试。

一直以来,L3都被视为自动驾驶领域的一道“坎”,不仅是在技术方面迟迟无法跨越,关键是L3背后所涉及的事故责任难以界定。很长一段时间,自动驾驶领域都在刻意忽略L3,试图从L2直接跳到L4。

2024年,自动驾驶要玩真的了?

如今,L3级自动驾驶卷土重来,这背后究竟对整个行业有什么特殊意义?

第一,新能源汽车把智能驾驶作为整车亮点之一来努力颠覆汽车消费市场,已经不是一日两日了。L2的渗透率逐渐提升,在新能源汽车圈屡见不鲜,汽车之家统计的数据显示,标配L2功能车型渗透率由2021年1月的16.5%快速提升至2023年6月的47.0%。

另一组来自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的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已经达到51%。虽未达到L3层级的智能驾驶功能,但具备L2+功能车型渗透率也由2021年1月的1.1%提升至2023年6月的6.9%。

也就是说,L3以下的智能驾驶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而言,失去了锦上添花的寓意。而另一边,消费者在习惯了汽车越来越高级的智能化后,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需求也在增加。艾媒咨询数据显示,77.3%消费者表示看好自动驾驶,只有2.2%消费者表示不看好。

汽车消费不够景气的时代,自动驾驶还能催生换车欲望。

一项调查显示,对比有车用户与无车用户,反而是前者对自动驾驶的购买意向更强烈。在这其中,无车用户的自动驾驶购买意向仅有25.64%,拥车一辆的升至31.15%,两辆的升至32.82%,三辆及以上的飙升至51.11%。

仅15.65%的用户明确表示不愿意购买。

当然,L3之所以重出江湖,主要还是因为随着人工智能与车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让曾经看似鸡肋的L31有了一定的落地基础,例如不少车企正在布局的城市NOA。2024年,奔驰、蔚来、小鹏、理想、阿维塔,以及供应商领域的毫末智行都拿出了城市NOA的规划,雷军更放话将在今年底开通100个城市领航NOA。

但这也是自动驾驶升级中不可避免的难关,或许,当前的技术发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城市NOA就需要庞大数据、场景支撑,是复杂且布局成本极高的一环。只是焦虑的企业闻风而动,显然顾不上所谓的“艰难”了。

新能源车需要更强“驱动力”

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新能源历经前两年的爆发式增长后,从2023年以来就开始缓下急速的步伐。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车市场的同比增速放缓至36.2%,远低于2022年的90%和2021年的169.1%。

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勉强能剩下三分机遇,其余七分全是危险的挑战。可车企的野心显然还在疯长,以比亚迪为例,相关报道显示,比亚迪在今年把销量目标定成了450万辆,意味着要比2023年增长约50%。

2024年,自动驾驶要玩真的了?

还有什么能成为新能源汽车继续渗透整个车市的驱动力?

续航永远是这个圈子经久不衰的话题,可眼见增程式从鄙视链底端翻身来造车圈救场,续航技术的发展窘迫早就一览无余。前两年,智能化、家庭化的热度在汽车身上越炒越热,智能电动车头顶多个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脚踩高精地图、宽大屏幕、智能座舱,一举俘获车主芳心。

坦白来讲,一款黑科技叠满的汽车着实足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根据报道,新款问界M7超过5万张的订单里面,大约有3.3万台是智驾版;小鹏改款G9的1.5万大定中,带有双激光雷达、双OrinX计算芯片,支持城市NGP的MAX版比例超过80%,零跑C10激光雷达智驾版的比例也已经逼近45%。

一句话,消费者开始冲着汽车智能化掏钱了。

然而,透过表面的繁荣,新能源汽车却还在“伪智能”的漩涡里止步不前。以一度疯狂升级的车载屏幕为例,当造车圈实在无技术可炒,只能一味卷数量、卷尺寸、卷营销噱头,就连屏幕材料也没放过。

2024年,新能源汽车领域再不拿出一点新花样,被重复利用的虚假智能必将成为反噬自身的黑色“诅咒”。自动驾驶俨然是整个行业智能化的关键希望,这个长期处在空中楼阁里的“王牌”技术到了必须落地的时刻。

因为它关系着整个造车圈的生死存亡。

就在小米汽车发布会当天,隔壁的特斯拉正式开始向更广泛的受众推出Full Self-Driving测试版V12,算是打响了自动驾驶战役的“第一枪”。从前的小打小闹或许可以忽略,未来恐怕很难再有松懈的机会。

车企如是,自动驾驶企业亦如是。

从 2023 年下半年开始,比亚迪一直在寻找智驾芯片的高阶人才,最高级别岗位直接向比亚迪智能驾驶业务负责人、智能驾驶研发中心主任韩冰汇报。2024年1月份,比亚迪智能驾驶团队有3000多名软件工程师、1000多名算法和硬件工程师。

其他企业也在招兵买马。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底,华为的智能驾驶规模约为3000人,小鹏约有1200人,理想约有900人。新能源汽车领域显然不想陷入黔驴技穷的境界,企图用科技来改变命运。

不成功便成仁,留给它们的时间不多了。

消费最前线,曾用名锦鲤财经,为您提供专业极致中立的商业观察,公众号:xiaofeizqx。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3月1日 上午11:11
下一篇 2024年3月1日

相关推荐

  • 听花酒杀回来了!太上老君托过梦的张雪峰再秀起死回生术……

    「我又回来了!那些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一个月前,有个听花酒的经销商带着尼采的气势发了这么一条朋友圈。‍‍‍ 被315毫不留情的打假,仅仅三个月,那个因太上老君托梦诞生的,有着神奇功效,可以治绝经、壮阳、抗癌的的听花酒,这就要回归了? 当时,黑人问号脸的小柴,大概是一点也不相信。 毕竟当时被曝光后,各种广告第一时间被撤,各地监管部门也是积极责令停售其…

    行业动态 2024年8月12日
  • 恒大被强制执行5075万

    #恒大集团被执行总额近300亿#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恒大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旗下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肇庆国声镭射技术制作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5075万余元,执行法院为肇庆市中级人民法院。 截至目前,恒大集团有限公司及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共存在百余条被执行人信息,其中恒大集团公司被执行总额近300亿。 天眼查信息:https://www….

    2023年5月8日
  • 灵感or方法,爆款短视频到底是什么的胜利?

    这个时代,人人都有话筒,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焦点。为什么?因为内容创作既需要灵感,更需要方法。二者相加之后,接下来才是水到渠成的传播路径。 大多数内容创作者,同一个选题、同一个观点却有着不同的传播量,秘密就在这里:很多朋友总是习惯性地把重点放在“如何传播”而轻视了“传播什么”,实际上真正的爆款短视频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内容本身的“含金量”很高,这个含金量指…

    2023年7月10日
  • 科创100:下注新兴科技,在不确定性中握紧未来

    中东变局冲击之下,仅仅几天,A股从“3100点保卫战”到“3000点保卫战”,再到“2900点保卫战”。很多人跟我一样,心态有点崩了:还有什么可以托住底? 但局面似乎在发生微妙变化。 10月23日晚间,国家级投资机构中央汇金,继在11日公告增持四大银行股份后,再次公告买入ETF,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当天尾盘,上证50、沪深300等头部宽基ETF产品明显异动,…

    2023年10月30日
  • #赣锋锂业等成立循环科技公司# 注册资本5000万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江苏赣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熊剑浪,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资源循环利用服务技术咨询、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常用有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合金制造、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赣锋锂业旗下江西赣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江苏博赛朗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持股85%、15%。 天眼查信息…

    2024年9月20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邮件:9392979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