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SaaS聚水潭上市“求解”

电商SaaS聚水潭上市“求解”

时隔半年之后,电商ERP龙头聚水潭,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中金公司、摩根大通成为其联席保荐人。作为辅助电商商家运营的SaaS,其所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库存分配、店铺管理、客户服务等诸多项目。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商SaaS ERP提供商,聚水潭占据了国内23.2%的市场份额。

然而,就在聚水潭冲刺IPO之际,SaaS行业本就存在的盈利难题、竞争困局,也备受外界关注。作为头部电商SaaS的聚水潭,自然也不例外。

风口赛道的幸运者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中国电商SaaS市场规模,已从2020年的73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01亿元,预计2027年将增长至291亿元。单从市场容量来看,中国电商SaaS形势一片大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某家服务商不可或缺,甚至可以说整个行业的“内卷”,用“红海”搏杀也不为过,身为龙头的聚水潭也不例外。不过由于参与较早,聚水潭算是个幸运者。

一方面,聚水潭做电商SaaS足够早,因而其充分享受到了行业风口带来的高估值。数据显示,聚水潭于2015年完成1290万元天使轮融资,2016年、2017年完成合计3750万元的Pre-A轮、A轮融资,2019年先后完成合计2.77亿元的B1-B3轮融资,2020年8月又完成合计2.86亿元的C轮融资,彼时投后估值为60亿元,较天使轮估值增长超70倍。

其背后参与的资本,从阿米巴资本到蓝湖、红杉、高盛,几乎市面上所能看到的当红资本都有参与。事后来看,聚水潭能够迅速打开融资渠道,并不是其本身足够好,而是因为它做的足够早,而SaaS又是曾经的风口赛道,这是它能够迅速获得融资抬升估值的核心。

另一方面,赛道内卷带来了巨大的研发和营销投入,导致聚水潭连年亏损、债台高筑。据聚水潭招股书显示,从2021年—2023年,聚水潭的亏损分别达到了2.54亿元、5.07亿元、4.90亿元,三年亏损12.51亿元。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其亏损呢?

从《招股书》来看,2021年—2023年聚水潭的毛利率提升明显,分别为50.5%、52.3%及62.3%。乍一看,聚水潭的毛利率并不低,但是与其不断扩大的研发开支和营销费用开支相比,这点毛利率也就相形见绌了。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聚水潭的研发支出分别为1.92亿元、2.34亿元和2.34亿元。与此同时,聚水潭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2.35亿元、3.14亿元、3.44亿元,占营收的比重分别约为54%及60%、49%。

在如此高昂的研发和营销开支影响之下,聚水潭原来的融资已经不够用了,只能通过不断举债来维持生存。2021年—2023年,聚水潭负债净额分别为10.33亿元、15.13亿元和36.73亿元,流动资产净值分别为1.34亿元、-2.27亿元和-1.42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70.24%、203.74%和310.07%。风口褪去,聚水潭面临的生存挑战空前严峻。

内部问题剪不断理还乱

事实上,随着深水潭财务问题爆发,其内部潜藏的许多问题也一一暴露,各种风险开始集中爆发。

其一,是常年的亏损加上后续融资受阻,导致其股权融资风险持续上升。前文提到,聚水潭在连年亏损之下,基本面状况不容乐观。但更不容乐观的是,随着聚水潭业绩层面的恶化,从前那些“赶风口”的资本,不再青睐聚水潭,从公开数据资料来看,2020年以后聚水潭再也没有拿到融资。

在一级市场拿不到钱之后,聚水潭的管理层又将目光投向了二级市场。当时,身披“电商SaaS ERP龙头”名号的聚水潭,甚至一度对标彼时刚刚上市的光云科技,其创始人更是宣称,

“聚水潭有实力上市,但要到2021年上半年再去考虑IPO”。不过,由于一些特殊问题,聚水潭的上市计划,直到2023年底也依然没有实现,外界猜测其计划,或许是受到了股权质押的影响。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底骆海东因离婚纠纷,所持有的股权19.65%全部被冻结,直至2022年底才解冻。从这里不难看出,假如聚水潭不融资上市,其后续将面临严峻的股权融资风险。

其二,是纠缠不清的关联方交易,带来了很多隐含风险。据了解,聚水潭与关联方的交易主要为市场推广相关费用或收入,而与其交易的关联方,则是业务与之协同的持股公司或联营公司,而衣科股份正是其中一家。据公开报道,与聚水潭相似,衣科股份也是一家以SaaS云系统为核心、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工具的信息化服务商,不过其用户主要为服装行业的商家、店主。2021年4月,聚水潭完成对衣科股份的战略投资,金额为1亿元。

但在聚水潭招股书中,并未提及上述投资的具体情况。不过衣科股份于今年3月,披露了新三板挂牌公开转让说明书(下称“衣科股份申报稿”),聚水潭曾为其持股10%的股东,且在收购时,双方曾约定了特殊投资条款,该条款隐含有“对赌协议”。一旦未来衣科股份未能实现业绩对赌,将不得不按照对应的条款进行回购。

在此期间,衣科股份为了完成业绩,与聚水潭形成了关联交易。其中在“与关联方的交易”相关内容中提到,“收入——推广服务费”方面,2021年至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聚水潭向衣科股份实现的销售金额分别达8000元、5000元、3000元。或许正是因为这些因素,导致其IPO之路总是磕磕绊绊。

上市成聚水潭“翻身”妙药?

其实从整个行业来看,几乎所有的SaaS都存在类似的问题,聚水潭遭遇的状况在业内并不鲜见。而要解决这种问题,除了在一级市场融资就是上市融资。对于聚水潭而言,上市带来的好处非常明显,但上市能否解决问题却并未可知。

一方面,上市的确可以缓解其存在的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有利于快速降低其杠杆率。如前文所述,截止2023年底,聚水潭的资产负债率已经飙升到了310%,借助股权融资可以有效降低其负债比重,同时大幅降低其融资成本。同时,借助资本市场的便利环境,可有效降低其融资难度。在此基础上,其可以更好地进行业务拓展,同时加速公司转型。

另一方面,SaaS公司本身的业务模式,恐怕很难因为上市而得到根本改善。从整个SaaS行业来看,SaaS公司普遍具有重研发、重营销的特点,加上国内企业对SaaS态度的游移不定,导致SaaS整个成本端始终承压,很多SaaS企业上市之后,也依然未能改变这一状况。

以同样做电商SaaS的微盟为例,其归母净亏损在2020年至2022年分别达到11.57亿元、‌7.83亿元和18.29亿元。尽管在2023年的时候,微盟表示会实现盈亏平衡,但最终还是落空了。去年上半年,更是大幅缩减研发和销售人员,人员优化比例超过25%。而这种状况在业内并不是孤例,有赞、美登科技等友商也同样如此,可见聚水潭想要在上市之后,迅速扭转局面并不容易。

长远来看,聚水潭要想真正从根本上扭转基本面的困局,还需要从各方面综合发力,单纯的股权融资,只会在短时间内降低杠杆,纾解其财务难题,但对其长远的盈利能力提升,却并无助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8月15日
下一篇 2024年8月15日

相关推荐

  • 年场景销售额51亿!三翼鸟持续增长进入收获期

    一个刚成立三年的品牌能达到什么高度? AWE前一天,海尔集团政企战略事务总经理、海尔智家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徐萌对外公布了三翼鸟新成果:2023年三翼鸟场景销售额51亿,定制落地方案超8万套、全国门店触点2900+,已经为41.3万家庭带来定制智慧生活方案。 成立三年来,三翼鸟似乎总是给外界带来惊喜。从3年前的诞生,开辟卖产品到卖场景的新赛道;再到2年前引领…

    2024年3月17日
  • 腾讯李强:逆势中重塑增长,是今天每一家企业的必答题

    “逆势中重塑增长,是今天每一家企业的必答题。只有新的增长,才能帮助企业对冲原有业务下滑,穿越周期生存下去”,9月5日,2024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现场,腾讯集团副总裁、政企业务总裁李强表示。 当前,全球经济疲软、行业内卷加剧,寻求第二增长点成为企业普遍共识。国际权威研究机构Gartner面向全球416位在职CEO进行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有79%的CEO计划在…

    2024年9月5日
  • 汇源集团及朱新礼等被恢复执行15.9亿

    天眼查法律诉讼信息显示,9月5日,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北京汇源集团钟祥有限公司、北京汇源控股有限公司、朱新礼等新增一条恢复执行信息,执行标的15.9亿余元,执行法院为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 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法定代表人为朱燕彤,注册资本约8.33亿人民币,由北京汇源控股有限公司、朱新礼共同…

    2024年9月6日
  • #蜜雪冰城在广西成立2家公司

    #蜜雪冰城在广西成立供应链及企管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雪王智慧供应链(广西)有限公司、广西雪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均为晋瑞瑞,注册资本均为1000万人民币,前者经营范围含供应链管理服务、普通货物仓储服务、食品销售、互联网销售、市场营销策划、餐饮管理等,后者经营范围含企业管理、信息咨询服务、品牌管理、市场营销策划、知识产权服务等。股东信息…

    2024年7月1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邮件:9392979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