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生活方式电商,这个品牌在小红书上做对了什么?

“要用经营实体店的态度经营小红书……”

随着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与实体经济的加速融合,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职业,而不同的职业必然出现多样的生活方式。

每种生活方式对应多个生活、工作、娱乐的场景。在这些场景里穿什么衣服、用什么家具和日用品,以及吃什么食品和零食,不仅要符合职业身份特征,还要符合生活的状态和心境……

由于职业多样化出现的生活方式多样化,人们对于丰富多样的生活、工作场景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作为种草社区和拥有3个亿月活用户(数据截止2023年底)的小红书来说,生活方式电商很形象、贴切地描述了这些用户的需求特点。

7月底,「庄帅零售电商频道」受邀参加了小红书在杭州举办以“你好,主理人”为主题的link电商伙伴大会,这是继小红书COO柯南在7月22日首次对外定义“小红书电商是生活方式电商”后,明确以品牌主理人与买手为主共同组成的电商生态,并发布生活方式电商的经营路径和产品升级。

“做好生活方式电商,背后的人最重要” ,

小红书电商运营负责人银时表示,小红书上的主理人不仅是商家,更是用户体验的产品经理,他们通过内容和场景,用好产品满足用户不同的生活方式需求。

做好生活方式电商,这个品牌在小红书上做对了什么?

在「庄帅零售电商频道」看来,几乎所有品类的商家,无论是新品牌还是知名品牌,小商家还是大商家,只要商品够好,懂生活懂场景,理解用户的需求,将自家的商品展示在笔记、直播间等不同的生活场景里,传递对应人群的生活方式,大抵可以取得不错的业绩。

官方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在小红书电商月销500万及以上的商家增长达3.5倍,小红书购买用户数增长4.3倍,有购买意图的搜索占比达25%。

在小红书link电商伙伴大会上,「庄帅零售电商频道」倾听了好几个品牌主理人和买手的创业历程和小红书的经营心得,并有幸与深耕羊绒行业长达40多年的东黎羊绒品牌官方旗舰店主理人:娜姐(小红书ID:娜姐东黎羊绒),进行了一场深入的访谈。

「庄帅零售电商频道」最初了解到东黎羊绒,是在今年3月底的上海时装周,东黎羊绒与高级时装设计师SIQIYOUNG合作推出联名款,成功转型时尚品牌,实现代工厂的品牌梦,给同行带来很大的惊喜。

在入驻小红书之后,东黎羊绒品牌知名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作为品牌主理人,娜姐分享了小红书生活方式电商对于代工厂转型做品牌的契机,对组织结构、经营思路方面的影响,以及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未来品牌的发展规划等。

代工厂建立品牌的坎坷

羊绒服装市场规模相当可观,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羊绒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时尚奢华羊绒服装市场规模大约为28.5亿美元,预计2023年达到35.31亿美元。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羊绒全产业链企业,东黎羊绒在中国羊绒行业排名前十,有大牌代工的DNA。但东黎羊绒创始人兼董事长程旭东非常坚定,

“想要做长久的生意,做品牌无疑是最正确的发展道路,如果一直做外贸加工,是做不出百年企业的”。

做品牌的种子就此种下,因为全产业链意味着东黎羊绒掌控着从养羊到羊绒原料,再到成衣制作的全流程均可追溯,能够保证产品品质。从国际大牌的客户转型到卖给个人,建立品牌实现销售似乎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可是要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却是漫长且坎坷的。

据「庄帅零售电商频道」对服饰代工厂(OEM与ODM模式)的了解,由于长期为品牌商家提供加工生产,为生产而生的组织结构、人员构成和流程相对单一,一旦要升级做自己的品牌,面临的问题将比想像中要复杂。

一是缺人才: 做品牌需要的策划、运营、营销、市场公关等多种类型的专业团队配合,这些人才大部分集中在一二级城市,对于低线城市的代工厂来说,吸引这些专业人才难度是非常大的,最终导致人才缺乏,以及专业性不足,建立品牌的进程将变得缓慢,甚至半途而废。

二是缺设计: 由于长期根据大品牌的设计进行生产,代工厂在产品工业设计的理念建立方面不够系统,在各种设计资源的积累方面也很匮乏。这就导致无法通过设计能力构建差异化的产品竞争力,品牌形象不够鲜明立体。

三是缺营销: 代工厂的核心能力还是生产,做的是大品牌客户的生意。如何针对大众消费者进行营销、建立符合品牌调性的营销体系和行之有效的营销方案,是一道需要花时间和资金去逾越的难关。

四是缺运营: 品牌与零售渠道之间是选品、测品、投流、促销等多种工作的长期地、持续地的运营合作,与代工厂与大品牌的每一次合作项目进行产品生产,然后再验收结款有着本质的不同。

从代工厂到品牌商家,东黎羊绒的第一步走得谨慎却也扎实,在2010年到2020年用十年时间仅开设了十家实体店,坚持深耕本地补齐短板,锻炼团队,再寻求发展。

东黎羊绒品牌主理人娜姐直言,“ 开店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代工厂打造品牌的短板,设计成为制约东黎打造品牌的核心能力,其次是品牌营销、平台运营的能力。”

而2020年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事件,对东黎羊绒来说危机成了转机。实体店几乎没有任何生意,品牌之路因此受阻,在转而寻求电商平台寻求增长时,反而通过电商平台从区域品牌卖向了全国。

东黎羊绒触网的第一站是在成熟的货架电商平台开设品牌旗舰店,但是平台的竞争过于激烈、运营难度较高,对于没有任何电商平台经验的年轻团队来说经营没有什么起色。

第二站则是在短视频的内容电商平台支持下,取得了突破性地增长,2021年就通过平台卖掉了4万余件羊绒衣物,非常顺利的实现了由B到C的销售转型。

这让东黎羊绒对内容电商平台的经营信心大增,但也更加迫切的意识到,卖出优质的产品只是第一步,要从产品变成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于是,东黎羊绒的第三站来到了小红书这一生活方式电商。娜姐坦言,东黎羊绒的品牌发展到当前阶段,来小红书是一个很正确的选择。

打造品牌,小红书是最好的

“要用经营实体店的态度经营小红书……”

当这家深耕羊绒行业长达40多年的代工厂——东黎羊绒向「庄帅零售电商频道」道出在小红书打造品牌的经营理念时,让许多品牌主理人对小红书生活方式电商有了更为具象的理解。

在实体店的经营过程中,每个店员和导购都要珍视每一个进店的顾客,让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认真倾听他们的需求,专业地给出合理的购买建议,耐心地推荐适合他们的商品,帮助他们试穿试用。

做好生活方式电商,这个品牌在小红书上做对了什么?

大多数时间里,经营实体店的过程看起来既不有趣,也不激动人心,却有着待久永恒的真情。

而在小红书,娜姐发现与品牌直接与用户产生的销售行为不同,在小红书不能只是简单推荐商品,还要分析商品为什么好,适合什么场景穿,以及展示与品牌形象有关的活动、走秀等相关内容。

这也让东黎羊绒更深刻地理解该如何打造品牌形象,如何展示商品。

小红书的社区属性决定了品牌和主理人需要与用户进行的真实互动,并且对于用户提出的具体的生活场景问题,提供的各种专业的、真实的和场景化的解决方案。

“在小红书,东黎羊绒的平均客单价能做到2600元,这在别的电商平台是不敢想像的。我们发现,小红书的用户很懂生活,对商品的品质要求很高,并不只是一味地追求价格便宜。”

经过与东黎羊绒团队的深入交流,「庄帅零售电商频道」认为东黎羊绒之所以认为小红书是商家打造品牌的最好选择,将小红书作为品牌的长期经营阵地,有三个重要的原因。

原因之一是小红书的土壤更适合打造品牌:作为生活方式电商平台,小红书相较于娱乐内容为主的平台来说,与生活和消费关系更紧密;相较于单纯购物的电商平台来说,又多了一些人文气息和时尚元素。

仅2023年上半年,小红书上关于时装周的相关搜索就增加了352%,用户创造了超过13 万篇解读秀场内容、新季服装的相关种草笔记,不少奢侈品和高端品牌门店的导购也表示“常遇消费者拿出小红书种草笔记、询问购买同款”,这让越来越多的奢侈和时尚潮流品牌愈加意识到,小红书用户与自己的目标客户群体的高度重合性。

做好生活方式电商,这个品牌在小红书上做对了什么?

在这样的平台定位和用户心智下,品牌再创作出真实的和生活场景的种草图文和短视频内容进行获客,不仅更精准,而且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性更强,更懂得用户的真实需求,还能根据用户反馈进行新品的研发。

例如娜姐与小红薯们(小红书用户的别称)在评论区得知南方的朋友也很喜欢东黎羊绒,但是现有的款式和尺寸大多为北方人所设计,因此能够及时的改进服饰款式,如把V型领提高3公分。在这次与知名设计师SIQIYOUNG开发的联名款也大都是更为简约的风格。

“别的电商平台卖得最好的都是价格最低的款式,但是在小红书的主要用户是30到40岁左右的女性为主,卖得最好的商品是性价比最高的白羊绒大衣。”

做好生活方式电商,这个品牌在小红书上做对了什么?

娜姐坦言小红书的土壤很适合东黎羊绒,东黎羊绒商品的设计感和品质感也越来越匹配小红书主流用户对于品质生活的需求。

超过70%的女性用户比例,以及一二线城市中高净值白领群体的广泛参与,构筑了小红书独特的用户基础。这些用户群体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都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他们更加追求生活品质和商品的独特性,这正是小红书的核心竞争力。

“小红书的每个用户都需要我们耐心地讲解商品,与他们的互动与接待进店的顾客一样。他们进入我的账号已经表明第一印象中认可了东黎羊绒,只是还需要继续了解商家是不是够专业、商品是不是足够有性价比,作为主理人的我是不是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并给他们提供更适合的商品。”

在小红书,并不是获取流量,转化流量的概念,而是用心地经营用户。

原因之二是官方的扶持:据了解,小红书在账号经营上对东黎羊绒进行了全面有效的指导,结合平台上的笔记和直播等功能,让东黎羊绒找到更精准的目标用户并获得更高的转化。

“小红书有专门的团队指导我们如何运营账号,怎么写笔记、怎么做直播等。第一次在小红书做直播,销售就达到了十几万,超出了我们的预期。3月进驻上海时装周参加走秀也是在小红书官方的支持下进行的。”

此次小红书link电商伙伴大会上,小红书电商运营负责人银时还表示,为扶持更多主理人在小红书经营成长,推出“宝藏主理人计划”:宣布将拿出千亿流量扶持主理人成长,助力更多主理人实现高效增长。

小红书电商产品负责人莱昂提到,围绕蒲公英、千帆和乘风三大商家平台进行升级,从基础经营、买手合作到营销投放,持续为商家打造更好的经营产品。

最新推出的乘风平台,为主理人提供一站式营销推广支持,专业投放工具、智能诊断建议等产品工具,降低操作成本,提升主理人投放效果。

原因之三是平台的生态体系:小红书已经形成了平台、用户、商家(主理人)和买手的生态体系,东黎羊绒还可以借助调性匹配的买手,推荐给更多有同样审美和品味的用户。

根据「庄帅零售电商频道」对小红书的长期深入研究,对于拥有3亿月活用户(数据截止2023年底)的小红书,其平台机制和生态体系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反漏斗营销模型”。

做好生活方式电商,这个品牌在小红书上做对了什么?

也就是说,小红书的系统会将品牌的核心产品与核心人群先匹配。

例如东黎羊绒的高品质羊绒服饰商品相关的图文笔记、短视频会匹配对品质生活有需求的用户,再层层扩圈找到对羊绒感兴趣的人群,再到更广的泛人群,从而帮助品牌快速、精准地匹配相应的趋势风格、生活场景,实现品牌建立和商品销售的双重效果。

这个“反漏斗营销模型”与实体店的经营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实体店受限于地址位置和面积,往往只能服务于与品牌和商品高度匹配的目标人群,在获得口碑之后才能得到更广泛的人群认可。

东黎羊绒在小红书的经营同样如此,每一篇笔记都是触达核心人群的重要抓手,每一个评论互动的用户都需要用心地长期经营。

小红书电商运营负责人银时也在大会上总结了在生活方式电商的模式下,主理人要做好经营,必须掌握的三大路径:

首先,要利用直播间构建信任主场,打造小红书社区里的线上店;

其次,做好号播一体,利用好小红书的图文、视频,让账号在直播之外也能立体、丰满;

最后,通过经营群聊,沉淀私域用户,收获长期生意的确定性。

小红书电商产品负责人莱昂也认为直播和群聊是连接用户和生活场景的两大经营利器:直播是有互动、高转化的好内容,打通用户从发现到购买商品的闭环链路,是用户直观感受生活方式的窗口。

官方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小红书直播购买用户数增长6.3倍,直播客单价稳定在500元以上,且直播退货率也维持在健康水准。

写在最后

小红书提出的生活方式电商概念,与社区一起,在竞争激烈的电商行业形成了差异化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

这也使得东黎羊绒这样的优秀代工厂在百花齐放的零售电商行业,可以用实体店的经营思路来做电商,任何一个热爱生活、懂生活的品牌主理人,都能够以“做自己”的方式与小红书的用户进行亲密交流,更好地被接纳,更平等地对话。

商家与用户、商家与平台、平台与用户,不再只是简单粗暴的交易关系,而是充满生活气息的社区。

通过与东黎羊绒品牌主理人的深入交流,「庄帅零售电商频道」发现,小红书独特的生活方式电商模式和种草社区氛围、趋于完善的平台生态和电商工具,不仅有利于代工厂更容易建立品牌,还能让品牌的成长更为健康和持续。

只不过,作为持续发力的新电商平台,小红书在主理人和买手的眼里仍有提升的空间。

“小红书的用户土壤和生态优势很明显,官方对我们的扶持力度也很大。但是作为新兴的电商平台,在购物体验和流程上还不太通畅,这是我们期待小红书能快速提升和改进的地方。”

接触了成熟的货架电商平台和高速发展的内容电商平台,娜姐认为小红书的优势显然要远大于不足,而且还只是“技术层面”的。

“相信小红书能够很快跟上来。”

从这次小红书link电商伙伴大会公布的产品升级和生态建设动态看来,小红书电商正在加速完善。

最后,谈及2024年的目标和规划,东黎羊绒在小红书的目标时,娜姐再次表现出十足的信心,

“做到几千万应该没问题,毕竟东黎的羊绒品质是最好的,设计实力在今年的上海时尚装也也得到极大地提升,小红书的用户对于高品质商品的需求潜力又这么大。说不定我们一起努努力,做到一个亿也是有机会的!”

东黎羊绒不仅在小红书找到了打造品牌的密码,也找到了品牌长期经营获得持续增长的主阵地。

小红书现在不仅是一个城市生活指南、一个生活方式电商平台、一个种草社区,更是一个适合品牌主理人吸引优质用户、打造品牌,并进行长期经营的主阵地!

“我们不会辜负用户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不会辜负每一个真诚经营的主理人。”

银时在此次大会上进一步强调。未来,在小红书,每个用心经营的主理人都可以开一家代表自己生活方式的线上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8月16日
下一篇 2024年8月16日

相关推荐

  • #魅族科技换帅# #苏静已任魅族科技执行董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沈子瑜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原董事苏静接任法定代表人并担任执行董事。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注册资本约3.81亿人民币。2022年被吉利旗下星纪时代(后更名星纪魅族)收购后,该公司改由武汉星纪魅族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苏静已接替沈子瑜担任星纪魅族集团法定代…

    2024年6月20日
  • “流血”并购,孩子王“饮鸩止渴”?

    长远的利好难解当下的困境。

    2025年2月11日
  • SK-II正在被中国市场抛弃?

    宝洁亟需新的“王牌”。

    2024年2月19日
  • 与红米互相“拉踩”的一加,能扛起性价比大旗吗?

    ​与红米互相“拉踩”的一加,能扛起性价比大旗吗?

    摘要:“性价比”的誓言实现了吗?

    文丨江心白

    出品丨消费最前线(xiaofeizqx)

    一加跟红米的明争暗斗,在这段时间算是达到了一个高潮。

    先是雷军在年度演讲上,把红米正式发布的K60至尊版直接与一加11的参数进行对比,而后不到一周时间,一加也发布了一加Ace 2 Pro,自称要重构性能手机的想象力,基本在各个维度都对标红米。

    坦白来讲,今年一加的发力效果极其显著。公开数据显示,今年618期间,一加全渠道销量同比增长362%,并一举斩获京东2000元以上安卓手机品牌销量TOP2。据一加方面表示,在2023年上半年,一加手机销量同比增长335%,一加Ace系列相对Redmi K系列的销量比例,从3%提升到56%。

    IDC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一片低迷,苹果、小米、OPPO、vivo、荣耀等五大厂商出货量同比明显下滑,一加出货量却逆势增长超300%。种种战绩加身,一加对于自身的定位与计划也很宏大。

    据悉,一加方面不仅标榜自己是全行业增长最快的品牌,甚至公开表示,要在三年之内,把2000元以上的线上市场做到第一。手机市场持续萧条,一加却成为了荒凉中为数不多的闹市,不知对于别的厂商而言,是否会心生羡慕。

    先逐名,后夺利

    在价格战上,一加算是玩得炉火纯青,甚至有些不计后果。

    以2023年以来推出的一加11、一加Ace 2、一加Ace 2V为例,每一款拉动销量的关键都跟价格脱不开关系。据悉,当时一加11的12GB+256GB版本售价是3999元、一加Ace 2 12GB+256GB版售价仅需2799元。

    一加Ace 2 Pro共有12GB+256GB、16GB+512GB和24GB+1TB三种内存版本可选,分别售价2999元、3399元以及3999元。在各大手机厂商纷纷开启高端化路线的背景下,一加的定价策略显得尤为异类。

    手机市场高端化无非两个理由,一方面,在手机消费惨淡的这几年,唯有千元机与高端机的出货量影响较小,TechInsights报告指出,2022年,高端智能手机细分市场(300美元及以上)已成为出货量最大的价格区间,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73%-74%。

    另一方面,高端手机厂商始终牢牢掌控着整个行业的利润大盘。近日,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了一份最近5个季度以来,全球前5大手机厂商的市场、营收、利润情况分析,苹果分走的利润是85%,三星的利润比苹果低73%,是12%,这两者合计就是97%。

    这样就意味着其它国产手机们,包括华为、小米、OPPO、VIVO、传音等,一共才分到3%,仅为苹果的二十八分之一,只有三星的四分之一。为此,国产手机品牌才夜以继日地抢占高端市场,以至今年折叠屏异军突起,而一加似乎志不在此。

    不仅如此,一加在今年618期间还连续降价两次,短短四天之内,一加Ace2和一加Ace2V先降价200元,之后又再次降价200元。当然,降价之后带来的销量增长十分明显,据悉,今年上半年,一加Ace系列同比增长1537%。

    一加的路径也渐渐明朗起来,这家曾经以小而美出名的极客手机品牌在疯狂抢占市场,试图突破以前的小众圈层,朝着主流手机市场奔去。除了自身原因,一加最重要的是要曲线挽救背后的OPPO。

    根据 IDC 数据,OPPO 去年第三季度全球市场出货量下滑严重,其中主品牌 OPPO 下滑了 22.3%;国内的表现更不理想,OPPO 一度 TOP 5 厂商中降幅最大的,达到了 27.9%。华兴证券更指出,OPPO 是2022年国内前五大厂商中双十一销量下滑幅度最大的一家,天猫平台销量为 25 万部(OPPO + 一加),京东平台约为 40 万部,合计比上一年同期减少了约 55 万部。

    2023年,一加蛰伏多年终于开始发力,OPPO对此的积极态度在意料之中。据悉,OPPO甚至允许,未来三年一加产品的硬件综合净利润率可以为0,这直接打破了雷军此前做出的“硬件综合利润率不超过5%”的承诺。

    2222222222222

    同时,OPPO也在资金、技术、渠道、供应链等多个方面支援一加,先逐名再追利,OPPO与一加的共识也在今年的种种举动中得到了印证,手机市场中的性价比之争,一加显然有恃无恐。

    只不过,OPPO能为一加撑多久,也会取决于其在这场战役的表现。

    “性价比”的誓言实现了吗?

    在高端领域之外,包括一加、红米在内的手机厂商不约而同地将产品重心对准了性价比。在电子消费几经低迷的市场环境下,这种布局无可厚非,去年,每经消费数据发布了一项调研,目前的智能手机消费态度指数仅为48.5,已经处于中线值以下。

    有购买计划的强意愿消费者中,只有16.8%的用户消费意愿迫切到计划1个月以内购买,大部分强意愿消费者会花费长达月余的时间选购,而在选购的因素中,性价比的存在感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手机市场的变化趋势。

    首先,手机消费降级是不争的事实,超过22%的受访者不愿为没有带给其惊喜感的手机支付更高的价格,另有超过13%的受访者明确表示购买时有严格的预算。在性价比背后,价格的敏感升级并没有降低消费者对性能配置的要求。

    有意思的是,调研结果显示,在众多影响消费者选择手机的因素中,一向催动手机厂商疯狂表达创新与科技的拍照功能,成了重要性最低的一项。但手机市场对于摄像头的热衷尤在,以小米为例,小米手机几乎每年都在相机功能上做改进,像素之外,还加入了多种场景优化,诸如HDR、智能美颜、夜视、超广角、追焦。

    此前新发布的三款手机,vivo S17系列有2160Hz高频调光以及10亿色臻彩显示;小米的Civi 3 手机,前置仿生双主摄;OPPO Reno10系列全系标配长焦镜头,超光影图像引擎……当单个摄像头像素提升变得越来越困难时,手机搭载的摄像头也逐年变多。

    有媒体统计过,从2016年到2020年,市面上的主流手机的摄像头数据基本保持一年增加一个的速度。时至今日,镜头的花活显然很难再调动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相反的,消费市场对于性价比的诠释多了很多种答案。

    包括存储空间、续航、屏幕、外观、散热、高刷、触控……这些要素开始在性价比上逐一凸显。调查显示,相比于各大厂商看中的拍照功能,消费者其实更加注重存储空间跟续航。然而,这些要素实现了吗?

    3333333333

    以一加为例,一加高调追求的性价比不乏许多槽点。例如,“罗超频道”测评时就曾提到,一加11在低亮度的情况下稍有偏红,而且最高激发亮度E5、E6基材的显示面板稍弱,强光下屏幕可读性有所削弱。“图图测评”也指出一加11使用的不是氢OS系统,而是ColorOS的系统。

    8月份,雷军在年度演讲中,直言一加11在续航时长、游戏3小时手机的温度、TOP20应用连续启动速度方面的劣势。事实上,被性价比红利桎梏的中端机在整个手机市场中都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地位。

    往上,在性能上与高端机相差甚远,往下,随着入门级机型配置不断升级,千元手机的性能提升,在手机消费中的占比越来越高。Counterpoint统计发现,2023 年第一季度,中国整体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滑 5%,入门级细分市场(低于 150 美元)在本季度同比大幅增长 22%。

    转转集团数据也显示,如Redmi、荣耀畅玩系列、荣耀Play系列等,都在今年的618期间大放异彩。一加们所秉承的性价比,渐渐失去了原本的光环。

    国产手机还有必要冲高吗?

    一加的销量在某些角度为国产手机高端化的必要性打上了一个问号。冲高这几年,国产手机的高端化进程远比想象得缓慢。今年第一季度,Canalys数据显示,全球高端手机出货量前十五名的机型,其中苹果占据了七个席位,几乎吃掉了高端手机市场一大半的份额,三星的表现同样不错,旗下共有六款手机上榜。

    而国产手机厂商,只有小米13和华为Mate 50上榜,分别位列第13和14名。

    如此吃力不讨好,归根到底还是创新能力与自研程度双双失调。在高端手机领域,即便苹果每年都在创新上备受诟病,但整体来看,苹果的地位依旧难以撼动,2023年,苹果15系列还未面世,消费市场对其的想象与猜测就层出不穷。

    据悉,苹果15系列将加大对零件的添置,其中,包含3nm工艺的A17、钛合金的边框、Type C的接口、潜望镜的长焦。8月23日,有科技媒体汇总了苹果 iPhone 15 Pro 机型会带来的 20 多项关键性改变。

    反观国产手机,一个明显的转折在于国内几大手机厂商对于手机的重视大不如前。

    IoT新品、汽车、大模型……看上去每个领域都比手机更能调动厂商的积极性。华为和荣耀近几年凭借不少单品爆款把IoT的生态越做越大,逐渐补全了平板、PC、智慧屏、可穿戴、智能家居等业务板块。

    魅族、小米的研发重心早就开始向汽车转移。去年,小米的大部分研发开支发生了微妙的变化,2022年财报显示,小米研发开支由去年同期的132亿元增加21.7%,至160亿元,主要就是受到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增加影响,后者年度研发开支达到31亿元。

    2023年,小米公布一季度财报,研发支出达41亿元,同比增长17.7%,其中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共投入11亿元。2022年四季度,小米裁员2798人。与之相比,汽车团队人数则从三季度的1800人再次增加至2300人左右。

    而根据卢伟冰披露的未来五年研发计划,2022年至2026年,小米总研发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分散投入到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大模型方面,华为、OPPO、vivo的疯狂程度不亚于当年轰轰烈烈的造芯狂潮。

    难以再度激起水花的手机市场,让巨头多少有些心灰意冷。

    国产手机还有继续高端化的必要吗?从目前的表现来看,虽然苹果与三星的地位坚如磐石,但也不是全无希望,根据Sandalwood中国电商市场全平台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iPhone 在4000-5000元市场份额下降至40%以下,5000-700元市场份额也开始降至80%以下。

    44444444444444

    但安卓和鸿蒙手机在4000元以上价位段销量却同比增长22%,其中6000-8000元价位段增速最高,达到62%。有机构预计,2023年零售价在4000元人民币以上的智能手机销量将达到7500万部以上。

    2023年第一季度,国产手机大有背水一战的架势,在几款旗舰手机上也终于开始凸显创新技术,例如荣耀Magic5系列上的青海湖电池、自研射频增强芯片、鹰眼相机,OPPO Find X6系列上的哈苏影像、马里亚纳X自研NPU影像芯片,华为P60和Mate X3上的XMAGE影像、昆仑玻璃、双向收发卫星消息……

    国产手机还不想就此放弃,或许,对于它们而言,按部就班地回归实在无趣。

    消费最前线,曾用名锦鲤财经,为您提供专业极致中立的商业观察,公众号:xiaofeizqx。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2023年8月25日
  • 特斯拉是时候“去马斯克化”了

    电动汽车的故事或许已经讲得差不多了?

    2025年3月20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邮件:9392979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