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没有商业模式?

商业化仍是难题,留给玩家们的时间不多了。

最近,引发大家集体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iPhone13降价真香”。iPhone 14还未上市,市面上存在的“最新产品”就开始全线降价,这对一向高傲的苹果来说,非常罕见。

即便自降身价,在苹果的产品线里iPhone也还算风光。另外两条业务线,Mac和iPad的营收都在2022年第二季度出现下降。不得不承认的是,消费电子的“盛夏”已过,未来想赚大钱,难度系数会越来越大。

究其原因,有公司本身遇到的问题,成本结构、供应链、行业竞争等,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消费电子产品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而当下社会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换档期,这意味着,商业的技术驱动力正在发生变化。

许多观察者认为,每次工业革命都会对应三重运动:技术革命、市场和社会革命以及公司的组织革命。换言之,新技术驱动之下,商业模式和公司的管理模式也要随之迭代,进化,甚至需要创新和颠覆。

而如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驱动技术已经基本得到共识,即:人工智能、物联网、5G、云计算、边缘计算和大数据,但对应的商业模式、组织变革到底是什么模样,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标准答案。

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代表行业自动驾驶为例,它并非一个“单品”,其背后是一套复杂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庞大的数据库、运营服务体系、道路基础设施,甚至整个城市的交通规划。

也因此,曾经被验证过的商业模式,都很难与自动驾驶去适配,自动驾驶行业必须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老大哥Waymo选择了Robotaxi路线,自从2017年推出自动驾驶乘车服务开始,Waymo就画了个金光闪闪的大饼,然而,到了2020年初,Waymo发布的Robotaxi运营报告显示,每周提供1000至2000次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自动驾驶没有商业模式?

(图说:Waymo运营的Robotaxi)

与高昂的研发成本和运营成本比起来,这一投放密度无法给Waymo带来盈利,也无法带来更大的商业价值,Waymo的估值也一降再降。在国内,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百度、滴滴等都推出Robotaxi项目。不过,Robotaxi想要在商业模式上跑通,面临着技术、成本、基础设施、大规模城市级落地以及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挑战。而这些都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一些投资人变得谨慎,耐心也受到考验,甚至有清醒者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好生意。时任华为智能汽车事业部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苏箐放言:“打死都不会做Robotaxi,现阶段做Robotaxi的企业都得完蛋。”

Waymo也开始转向自动驾驶卡车的探索,与物流公司、物流提供商合作,在州际公路上运输货物。与此同时,自动驾驶卡车在国内也出现了一批践行者。无人物流配送和特定区域内的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前景,看起来要比Robotaxi更加明朗,但至今还没有成功案例,仍处于探索阶段。

自动驾驶没有商业模式?

(图说:看起来很酷的自动驾驶卡车,离商业化落地还很远)

除此之外,在中国新基建的浪潮之下,另一条路线也逐渐清晰,即“单车智能+车路协同”路线。

与单车智能路线相比,在技术上,“单车智能+车路协同”更安全,能够解决单车智能难以克服的技术痛点;成本上,车路协同可以用路侧设备让路变得更聪明的同时,大幅降低车载成本及总成本,更容易实现大规模落地,商业化场景也更丰富。

目前,在国内,“单车智能+车路协同”这一路线也已经有不少公司入局,蘑菇车联、百度、华为、四维图新,以及一些车企也在加强对车路协同的布局。其中,蘑菇车联的定位是自动驾驶全栈技术与运营服务提供商,可以说是,all in这一路线的玩家。

自动驾驶没有商业模式?

(图说:蘑菇车联对外展示的车路云一体化技术路线)

对这条路线的坚守也让这家2017年成立的公司就取得不错的成绩,在2021年拿到湖南衡阳的5亿城市级订单后,今年项目落地的速度明显加快,7月26日与四川天府新区签订30亿订单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又与无锡梁溪区和北京市通州区分别签订20亿、16亿订单。这已经是今年签订的第四单。

虽然金额很高,但也有质疑者表示和政府做生意这件事不够“性感”,后续的运营服务也只是一个“饼”,甚至有人指出,蘑菇车联初期更多地扮演了“基建服务商”的角色。这些质疑都有一定道理,那么蘑菇车联这家公司的未来到底还有多少想象力?或者说,“单车智能+车路协同”这条路线还有多少想象空间?

我们可以以蘑菇车联为样本,把这件事拆开来看。

首先,“单车智能+车路协同”这一方案能够支撑起城市级自动驾驶落地项目,在新基建政策的支持下,可以在城市间迅速实现复制,开疆扩土。蘑菇车联不断签单可以证明这一点。

其次,单车智能+车路协同本身具有可拆分的特点,车、路、云三块可以拆分,并且任意组合,可以灵活地应对G端、B端和C端用户。城市级解决方案庞杂且难度系数高,如果能把城市级方案做熟,做透,再去做B端和C端市场的生意,属于“降维”,很容易上手。

第三,运营服务这个“饼”到底要怎么看?从已签订的项目可以发现,蘑菇车联运营的公共服务车辆主要有自动驾驶环卫车、公交车、巡逻车等,这些车辆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企业实现降本增效。仅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2020年其环卫支出预算为10.49亿元。如果蘑菇车联能多点开花,后续仅自动驾驶环卫车的服务运营就是一块很大的蛋糕。

蘑菇车联在不断突破政府项目后,已经开始突破2B端市场,与中国电信,北控等展开基于不同场景的合作,这些都为最后迈向2C端的服务积累大量的场景数据和运营经验。

由此可见,“单车智能+车路协同”可以实现从2G到2B再到2C的商业闭环,与国外单车智能路径比起来,是目前自动驾驶行业最有可能走通的商业路径,期待,未来自动驾驶行业有更多的商业路径可以跑通。

— / END /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8月28日 下午9:33
下一篇 2022年8月29日 下午7:07

相关推荐

  • 荣耀,为PC注入了灵魂

    4月13日,荣耀在西安举行发布会,推出荣耀MagicBook 14系列2023笔记本电脑。在我印象里,荣耀专门为PC产品举行发布会是第一次。 去年5月,荣耀终端CEO赵明发布了荣耀PC新战略:“基于软硬件协同和底层创新,对现有架构和体系实现升级和跃迁。” 近一年过去,荣耀用这场发布会,展现出在PC领域的变革步伐。 在PC向下扎到“根” 虽然整场发布会只有不到…

    2023年4月17日
  • 监管引发射频美容仪行业跳水,初普/雅萌/极萌等诸多品牌何去何从?

    进入新年以来,关于射频美容仪(以下简称为射频仪)价格跳水的新闻不断。曾经动辄数千元的产品,如今跌到三位数以内,有些型号甚至降价七八成。有人自嘲说,“曾经买它穷成狗,现在跌到499”。 通常而言,商品降价对消费者是受欢迎的好事。超市鸡蛋便宜5毛钱都能吸引大爷大妈凌晨在门口排队,即便是年轻人也抵挡不住大促期间手机数码产品的打折。但是射频仪的降价却正好相反,非但没…

    行业动态 2024年2月22日
  • 大理爱尔眼科医院违规义诊被罚5万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大理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因未经备案擅自开展义诊活动,违反医疗机构资质管理相关规定,被大理市卫生健康局罚款5万元。 大理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7月,法定代表人为何伟亮,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由爱尔眼科(300015)、洪波、洪卫、肖云皋共同持股。 天眼查信息:https://www.tianyancha.com/com…

    行业动态 2024年9月2日
  • #优必选在惠州成立智能科技公司# 注册资本3000万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惠州市优必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郝宝玉,注册资本3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咨询服务、标准化服务、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优必选(HK.09880)全资持股。 天眼查信息:https://www.tianyancha.com/company/7233935345

    2024年10月1日
  • 首部破亿,《毒舌律师》狂破纪录:港片踏上“复兴”之路?

    作者| 明明 编辑| 袁佳琦 香港电影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历史时刻”,这一刻是由一部成本并不惊人的律政片带来的。 安乐影片、阿里影业出品的《毒舌律师》自香港开画以来,创下香港影史多项票房纪录:断层领跑香港春节档,蝉联三周票房冠军。超越周星驰的《美人鱼》,用了不到20天的时间取代去年的港产片票冠《明日战记》,成香港首部票房破亿华语片。 据报道,以往在香港上映的票…

    行业动态 2023年3月1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邮件:9392979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