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解决60万人就业的企业,却险些倒在谣言里

一家解决60万人就业的企业,却险些倒在谣言里

谣言来得凶猛,每一条都很致命。

10月12日,章泽天被造谣加入“光明会”。

10月16日,关于某脱口秀演员的事件开始发酵,网络出现抵制京东言论。

10月17日,京东金融遭挤兑、京东90%是女性员工被极端女权掌控的谣言出现。

10月18日,京东被国际神秘组织ESG渗透、京东被犹太资本控制、京东搞西方极端女权运动、京东出台政策允许客服辱骂客户等等谣言大肆传播。

10月19日,京东金融成为被执行人、京东金融遭遇监管工作组进驻的谣言相继出现。

10月20日,京东擅自利用非活跃用户征信贷款的谣言出现。

此轮关于京东的谣言,覆盖范围之广前所未有,从集体员工、业务运营、京东创始人及其家人到整个企业形象均遭波及。好在,经公安机关依法办案,部分造谣者已受到应有的惩处。

一家解决60万人就业的企业,却险些倒在谣言里

11月26日,因造谣刘强东章泽天夫妇,搜狐娱乐“糊说娱有料”账号公开道歉。还有不少机构媒体、达人已公开向京东道歉,真相终得大白。

一家解决60万人就业的企业,却险些倒在谣言里

在此之前,农夫山泉创始人钟晱晱公开批评部分社交媒体平台,直指媒体平台为追求流量红利,利用算法机制谋私,不仅破坏了正常的舆论生态,还纵容了造谣行为,使得谣言肆虐,亟需加强谣言治理。

可见,谣言攻击已然成为互联网时代企业生存的一大挑战。中国民营企业苦谣言已久,只是面对庞大的舆论压力,他们往往难以迅速有效制止,显得颇为无奈。

舆论风暴中,每一家企业都是弱势群体

近期,接连不断的谣言对京东造成了深刻且持久的负面影响,即便那时企业官方已经对谣言作出回应,但在绝对占优的传播规模面前,每一次回应都显得无力。

一方面,造谣非常容易且成本极低。

企业被造谣的原因很多,有的人为提升知名度或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会故意“碰瓷”知名企业,制造或传播不实信息来博取眼球。还有一些企业为了打击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份额或提升自身品牌形象,不惜造谣来抹黑对方。

此外,谣言的传播渠道非常多样,包括社交媒体、论坛、博客、短信等多种方式。一张嘴、一个键盘,甚至一部智能手机,就能将不实信息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至千家万户,给企业造成巨大舆论危机。

另一方面,辟谣时间长、成本高、难度大。辟谣往往经历发现谣言、核实信息、制作辟谣内容、发布辟谣信息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费时、费力、费钱。

更难的是,谣言已经对企业的品牌形象、市场声誉和消费者信任造成了损害,企业发布辟谣公告后,不一定能完全消除这些负面影响。所以说,辟谣的难度从来不在于自证清白,而在于让人们相信真相,这个过程往往漫长且艰巨。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谣言面前都是弱势群体。它像是一柄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当它麾下来时被砸中的“人”不死也是重伤。

商海征战是非多,京东遭遇精心策划的舆论商战

商海征战是非多,此次网暴京东套路清晰、步步为营,透露出一种精心策划的舆论商战气息。

一来,谣言攻势密集,短时间内针对京东的谣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数量之多、频率之高、涉及面之广,令人咋舌。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针对京东的谣言数量急剧增加,而且谣言的传播频率极高,一个谣言刚刚被澄清,另一个谣言又爆发了,这本身就不符合常理。更明显的是,每条谣言内容各异,涵盖了京东的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金融、物流、创始人及其家人的私人生活等。

二来,谣言极具针对性,挑起男女对立、阶层对立、国家民族对立等敏感话题,似乎是想将京东置于死地。

这些谣言一看就不具备偶发性,而是有目的、有预谋的多点攻击,对京东全面施压。比如,造谣章泽天被造谣加入“光明会”,挑起阶层对立;造谣公司员工男女比例差距大女权主义盛行,放大男女对立;造谣京东被国际神秘组织ESG渗透、京东被犹太资本控制,把民营企业诬蔑成卖国贼……

不可否认,攻击者很善于利用公众情绪进行舆论引导。这些谣言内容具体、细节丰富、话题敏感,使得网友们在接收到这些信息时,很难不产生疑虑和担忧,进而加剧对京东的负面评价,从而达到打击京东的目的。

三来,谣言发酵迅猛,从谣言的出现、传播到发酵,每一个环节仿佛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

谣言发酵的时间点,就很巧妙。10月12日,京东遭遇了第一波谣言攻击,10与中旬至11月中旬谣言风波最严峻,时至今日谣言仍有余威。而今年双11于10月14日开始,一直持续到11月11日结束。

这些谣言在双11前夕集中爆发,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是竞争对手为了干扰京东在双11大促期间的表现,而进行的舆论打击。

如此种种,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次针对中国民营企业的蓄意围剿。

中国民营企业不容易,每一句谣言都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

作为中国电商巨头之一,京东在电商界的地位无疑是显赫的。所谓的显赫不仅体现在财富的累积上,更在于它肩负的重大社会责任。

据了解,京东连续三年蝉联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首,还是行业中唯一获得“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的企业,也是全球零售行业唯一一个连续8年登上“全球最佳雇主榜单”的中国企业。

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京东不仅为62万人提供了高质量的就业岗位,还通过建立健全培训体系,有效保障员工生活,促进员工的成长。

具体表现在,为快递小哥、客服等一线员工在内的所有员工提供“五险一金”,给退休的一线员工提供养老金,为所有员工设立百亿“住房保障基金”“员工救助基金”,已累计投入超1.1亿元。

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京东十年来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号召,今年更是上线“百亿农补”会场,三年投入100亿资源补贴农产品;在践行公益活动方面,京东发起了诸如“星光传递、童心共阅”计划、“美丽无障碍”计划等多项公益项目。

可是谣言四起,一次又一次辟谣后,京东也显得有些无奈和苦恼。

无奈的是,这样的谣言攻击已经对京东企业本身及其员工带来了多重负面影响。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形象和声誉,还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甚至直接造成经济损失,进一步影响到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盈利能力。

苦恼的是,谣言的负面影响不仅局限于京东自身,它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对整个行业、经济和社会造成广泛的损害。

首先,针对京东造谣可能引发行业的信任危机。一旦谣言被广泛传播,消费者可能会对整个电商行业产生怀疑和不信任。其次,针对京东造谣可能影响经济的稳定发展。因为谣言涉及企业财务状况、市场前景等敏感信息时,投资者可能会产生恐慌情绪,大量资金撤离会导致经济波动。最后,针对京东的谣言涉及社会敏感话题时,还可能破坏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细细盘点过往,不难发现,被谣言迫害的民族企业太多了,京东、莲花味精、农夫山泉……还是那句话:谣言止于智者,每一家承载着厚重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都是国家经济的栋梁,社会的稳定器,都应享有一个风清气正的生存空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1月26日
下一篇 2024年11月27日

相关推荐

  • 山水城市雄安新区:打造“未来之城”绿色低碳电网

    近年来,河北雄安新区电网、变电站建设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引领,实行“一站一主题”建设,构建以“网城融合”为特色的城市电网建设模式,树立了电力设施与城市融合共生的典范。 变电站建设采用绿色环保工艺、绿色环保材料、绿色环保装备,探索建设近零碳变电站,实现变电站建设过程和建设成品全绿色。 据国网河北雄安新区能源互联网建设管理办公室介绍,自2017年以来,雄安新区先后…

    2024年9月10日
  • 武汉吉利汽车部件公司增资至19.2亿

    #建信投资工银投资入股吉利汽车部件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武汉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股东新增建设银行(601939)旗下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工商银行(601398)旗下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为股东,同时,公司注册资本由1亿人民币增至约19.2亿人民币。 武汉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0月,法定代表人为淦家阅,经营范围为…

    行业动态 2024年7月25日
  • 这个双十一,向拼多多抄作业

    最近出现了很多关于直播带货和电商的讨论,直接原因是“双11来了”,深层原因则是“消费价值升级”。 升级成什么了呢?实惠。 注意一下,实惠≠低价,这是这次双11的一个明显进化。 低价是一个单向维度,如果仅看低价,那么一定在别的地方会有“找补”,因为“低价”本身意味着不可能三角:又便宜又有面子又服务好……想啥呢? 而“实惠”则是摒弃了单向的价格维度,进化为一种综…

    2023年11月5日
  • 能被远程控制、监听、偷拍……该留意你家的科沃斯了。

    我们正在迈进一个有AI加持的更加智能化的时代,从虚拟到现实,各种AI工具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们的生活。 自然,这种工具带给人类的便利性肉眼可见。这些年,小柴也时常畅想,AI时代真好啊。 以后AI帮我干家务、炒菜做饭,可以让汽车机器人帮我去跑网约车搞钱、写作机器人帮我打工,等赚了钱,咱们再买一些机器人,去工地搬砖,咱们就一天呆着打游戏了,这生活,想想都爽…… 现…

    2024年8月14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邮件:9392979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