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全国每天快件量达3亿件,其中1亿包裹进入了农村地区。透过这一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个消费市场,农村正在迅速崛起,电商在农村大有可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快递涌入农村,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如何提升乡村物流的效率成为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站在业务层面看,在一定的密度之下,物流配送效率和包裹的密集度成正比,包裹越密集配送效率越高,反之则相反。
对比城市,乡镇市场快递密集度相对较低。城市里,一个小区几千甚至上万人,一个站点可以同时配送几个小区,效率很高,但乡镇居民住得分散,一个小镇平均面积一百多平方公里,常驻居民不过数万人,这数万人大多分散在小镇各处,这给配送带来不小的困难。
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是化零为整,几家快递公司把自己的快递合在一起,获得规模效应,再进行共同配送,谓之共配。共配的好处一是可以极大的提升配送效率,二是可以避免物流基础设施的重复投入,几家快递公司可以共享同一套基础设施。要实现这一切,技术不可少,在这一块菜鸟“科技下乡”进行了诸多探索且成果斐然。
乡村物流是沟通农村与城市的重要桥梁,乡村物流发展的好坏,事关农村生活的改善,更事关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菜鸟提出“科技下乡”,希望用一系列“贴地好用”的技术对乡村网点进行数字化改造,补齐农村物流短板的同时激活农村市场消费力,提振乡村经济。
那么菜鸟究竟做了什么?对行业有何借鉴意义,又会给行业带来哪些深层次的改变?这些便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
1
快递进村有哪些堵点?如何打通?
现在让我们聚焦一切问题的根源,说一说快递进村的堵点。
快递进村,堵点有三:一是村落布局分散,这直接导致了刚才提到的居民分散,极大的降低了快递的配送效率;二是派送成本高,居住分散带来的另一个结果就是配送困难,两个件之间的距离很可能是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时间成本高,物流成本相应也高;三是城市站点分区管理使用的四级地址库,难以适配村级站点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导致不合理甚至错误的中转时有发生。
面对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各大快递公司的进村快递网络协同起来,实现共配,通过多快递混合分拣,与溪鸟的数智化系统深度整合,打通县、乡镇、村的多级作业,加强快件配送的密集度,使得乡村快递产业形成规模化效应。
其次是在规模化的基础上,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与运营。
比如县域共配中心的自动化改造,还有就是对基层乡村服务站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工作效率。
菜鸟在广西大力推动快递物流的县域共同配送,并对共同配送中心进行智能改造,引入自动化的分拣设备,提升信息化水平,为快递进村降本增效。以南宁邕宁区的快递共配中心为例,传统的人工分拣,每小时只能分拣4000个包裹,快递高峰期会爆仓。智能升级后的共配中心每小时分拨能力可以达到12000个,效率是原来的3倍。产能可以满足未来5年的快递增长。
在乡村的快递末端,过去村民取件往往需要一个快递架一个快递架往找过去,在成百上千个快递中寻找自己的快递。快递如果体积大还好,如果快递体积小,那找快件简直就是恶梦。如何帮助消费者快速找到自己的快递,成为菜鸟乡村服务站智能化改造的重要问题。
这个问题最后被一个小小的智能灯条给解决了。经过智能化改造后,菜鸟乡村快递站每一个快递包裹上都挂上了一个U盘大小的智能灯条,村民取件时,只需在柜台手机扫码,或者输入手机号,对应包裹上的灯条自动点亮并发出蜂鸣,实现秒级找件。
灵山县新圩镇菜鸟乡村服务站站长韦昌源表示,以前站点每天要处理2000多个包裹,其中有1/4的包裹还要送到另外7个村里,她雇了7个阿姨帮忙,人手依然紧张,“每天都跟打仗一样”。智能灯条实际应用后,方便村民取件的同时,快递上架效率也提升了3倍。
此外,中转设置不合理这点也可以说一说。
倪叔有个小伙伴老家就在小镇上,每次收快递的时候他都发现,快递并不是从左边的县城直接发到他们小镇上,而是跳过他们小镇,先去右边的另一个小镇,再由右边的中转站发回到他们小镇。这种设置显然是不合理的,时间成本、物流成本都明显增加了。怎么办?
菜鸟使用了电子围栏搭配精确的地址库技术,让乡镇分区划分更加科学,流通渠道更加流畅,效率更优。这又是用技术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综上,菜鸟对乡村物流进行多级改造后,堵点逐渐被打通。
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系列惊喜。
2
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和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
从表面上看,共配解决了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但当这整个系统成形后,就变成了一类基础设施,除了可以提高快递进村的效率,还可以反过来用帮助农产品上行。
农产品上行是最近几年的热门话题,这背后牵动着千万农户的生活与经济。在中国,许多县乡镇都藏有至宝,比如广西灵山县的荔枝。灵山素有“中国荔枝之乡”的美誉,有着悠久的荔枝种植历史,但是灵山县的村民并没有因此过得更好,因上大部分收益都不在本地。
灵山的荔枝一直被外地客当成原料果,直接拉到广东等地进行处理、加工然后销往全国,客商们赚得盆满钵满,灵山县却只收了个原料钱。怎么办?菜鸟认为应该把产值留在乡村。不久前,一座农业智能产地仓拔地而起,想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今年荔枝产季到来时,当地首个农业智能产地仓正式投入运营,通过数智化的分选、分级、加工、销售,实现“采、产、运、销”一体化,灵山县的荔枝实现了从山野树梢直达城市餐桌目标。
去年11月,菜鸟农产品上行产地仓在江西赣州寻乌县启用,结合淘宝直播、淘特、盒马等平台,把当地的柑橘也送进了城,实现农产品上行的同时,提高了果品的附加值和果农的收入。
目前,菜鸟乡村已在湖南、云南、广西、江西、陕西、山西等地开设了专门服务农产品的产地仓,到田间地头进行商品的分级指导、品控管理和物流发货,帮助更多农产品走出原产地。在这个过程中,无数本地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不离乡创业的目标。
湖南耒阳的胡夏便是其中一个典型。
胡夏在广东打过工,在耒阳做过幼师,与孩子天隔一方,为了不让小孩子成为“留守儿童”,2019年胡夏加入菜鸟乡村,成为菜鸟公共服务站的一名站长。在家门口就业的胡夏,之后一直奔波于各村之间,一边把快递送进村,一边帮助村民把农产品送进城。
目前,菜鸟乡村驿站已在全国1000多个县设立了3万多个服务站,胡夏只是3万多个站长中的一个,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菜鸟的共配网络才得已运行于无数个乡村之间,农产品上行的“最初一公里”和快递进村的“最后一公里”才得已畅通无阻,乡村经济因此而受益。
3
堵点打通之后,带来乡村生态的规模化升级
透过灵山县、寻乌县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堵点打通之后的真正价值其实是推动乡村生态的升级,拉动消费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增长。
当然“实现经济的增长”是个宏观话题,在落地时还有很多具体的问题需要解决。中国有一千三百多个县,不是每一个县的农产品都像灵山县、寻乌县那样出名,如何帮助这些普通的县域把潜力产品卖出去才是最核心的命题。
推动乡村经济的增长,本质上是个系统性的工程,菜鸟“科技下乡”仅仅只是个开始,往后面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做,比如搭建合理的商业模式,把乡村经济融入到整个新经济的大循环中去,把乡村和城市真正融为一体,让乡村成为新经济大循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这一点再看菜鸟“科技下乡”,意义深远。
在具体的执行中,共配并不是一件容易办成的事,这需要各家快递公司在乡村振兴这一共同目标之下,一起推动“乡村物流”的一体化建设,这很难,但是即便如此菜鸟目前已经将共配推进到全国1000多个县域,并如前文所说,在其中百余县域完成了共配中心的自动化改造。
可以想见:随着菜鸟“科技下乡”的不断推进,会有更多县乡镇落地共配自动化,会有更多快递涌入乡村,也会有更多农产品反向上行至各大城市,丰富城市居民生活的同时增加乡村居民的收入。这是一件值得做很久很久,值得一直做下去的事情。当下,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