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天财经
周天财经 原创出品
2025新春伊始就发生了科技生态大变天,DeepSeek和杭州六小龙爆红引发科技叙事翻天覆地般的范式转变,使得英伟达旧估值体系面临崩塌,同时,中国科技行业进入了一次由 AI 驱动的价值重估和信心复苏。
被法国大型金融机构命名为「Seven Titans」的中国主要高科技股票的2025年市值涨幅,大幅超过了美国「七巨头(Magnificent Seven)」。
其中,阿里引领涨幅,相比一年前,市值接近翻倍,这是一次史诗级的结构重构。外资纷纷买入阿里,比如,顶级投资者David Tepper旗下Appaloosa公司在2024年第四季度就在大幅增持阿里巴巴股份,价值超12亿美元。
阿里提升资本支出强度也带动产业链集体股价上涨,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
3800亿,是一次军备竞赛级别的大手笔。怎么花?AI基建的第一步是算力采购、服务器和组网配套,这让产业链浮想联翩。往前回溯,根据FT的统计,这位技术背景出身的CEO,自担任CEO以来的15个月里,就在资本支出上投入了810亿元,而在他之前的15个月里为340亿元。
这场激烈的重置信号,一个接着一个。
2月,在迪拜World Governments Summit 2025峰会上,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确认了阿里与苹果的合作,为中国iPhone用户开发AI功能。
3月,通义千问的QWQ-32B被权威榜单LiveBench评为全球最强开源模型,在国外开发者群体中有着很好口碑。
LivenBench排行榜前五
不夸张地说,阿里已经成为一家AI公司,且是中国最强AI巨头。和阿里不同人士交流,都能感觉到一种斗志和活力回来的浓烈气氛。
吴泳铭发起了「全面AI化」的内部总动员。我们听闻,阿里内部,所有团队在2025年的一项绩效,就是如何把已有业务同AI结合起来,重做一遍,促进既有业务增长。同时,公司内部还相信「基于AI的杀手级应用可能很快就出现,甚至会比抖音更受欢迎。」
不过,想拿下杀手级入口的玩家不止阿里,大厂们都在快速行动想要「赶紧上桌」,有的不惜去农村刷墙,却不曾想此刻,早有一款产品在桌上埋伏多时。
国内AI应用的DAU第一是谁?蓦然回首发现,据AIGC RANK,夸克已在榜首「低调盘踞」了数月之久,3429万DAU,比起其他百万级的玩家,已是断层式领先。
01 王炸级入口,浮出水面
就在最近,这种断层式领先又被拉升了一级台阶。一个超级信号出现了,夸克宣布正式告别传统搜索,升级为一个All in One的「AI超级框」,满足用户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类AI需求。目前,市场主流的AI产品形态是Chatbot,夸克则希望突破主流范式,将AI对话、深度思考、深度搜索、深度研究、深度执行整合到一起,以一个极简「AI超级框」呈现出来。
用户在「AI超级框」中输入指令后,夸克智能中枢将自动识别意图,规划梳理后来调动各种不同模型和Agent模块,帮助用户完成任务。目前,夸克可以在AI搜索、AI写作、AI生图、AI PPT、学术研究、AI搜题、AI健康问答等不同场景下解答问题并执行任务。
可见,AI超级框不只是一个搜索框,我愿称之为:交互框,是一种类似hey siri一样的唤起口令,这是一个高度智能的需求识别与任务分发中枢。我预感,这一次产品突变式升级,会引发继DeepSeek、Manus爆红之后的第三波超级应用浪潮。
我们先看看有哪些革命性的变化。传统搜索,其实是一个由工具驯服人类的过程,驯服人类掌握关键词提炼与组合的能力,关键词有一点点差池,结果就无法呈现。但今天的超级框则反其道而行之,从识别用户需求出发,再来调度不同模型。
传统的搜索引擎相当于是工具束缚了用户,那现在打开这个局限了,我们可以一长串所思所想全输送给它,回归了用户发起问题时更原始更自然的交互方式,可以是模糊的啰嗦的碎片的,而人类一旦回归原始的表达形式,获取信息的效率也就变得更高了。
谷歌前CEO Eric Schmidt与斯坦福研究院首席执行官David Parakh在PARC Forum上进行了一次对话,他谈到,AI如何改变人与计算机的互动?人与工具的关系迟早会改变,这种改变已经在发生。
正如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吴嘉所说,夸克摒弃的是传统搜索框的理念,其背后的思考是,「人类本身不再需要直接使用搜索等工具,而是把完整的任务指令直接给到AI。AI会思考、执行,并在过程中互动调整,完成最终的任务交付」。
02 AI 交互革命
在如此大用户体量的应用直接进行翻天覆地的产品重构,非常罕见,也让我们看到了基于充分战略思考之后的「产品自信」。
正如Anthropic在2024年底发布的文章「Building effective agents」中提到了他们的经验,「成功的 Agent 并不在于构建最复杂的系统,而在于构建适合用户需求的系统。并且仅在简单的解决方案无法满足要求时,才添加更多组件。」
没有人知道 AI 时代的好的交互体验应该是什么样的,直到好的产品形态被创造出来。
有研究者历数了历次的 AI 交互革命:
第 1 次显著的AI交互创新,是在AI生成的搜索结果后明确附加脚注数字,清晰链接到信息来源 (Perplexity);
第 1.5 次创新,体现在Cursor和Windsurf等IDE中,允许用户随时回滚至上一次操作状态。
第 2 次创新,由DeepSeek R1实现,完全公开AI推理的思维链过程,极大地提高了AI输出过程的透明度。
第 3 次创新,是Manus更进一步,异步执行、可回溯地呈现Agents操作的完整过程,再度推进AI交互的透明性与可控性。
拿推理过程可视化这一点来说,就意义深远。正如乔布斯与比尔盖茨一起借鉴了施乐公司的idea,把视窗操作系统引入到计算机的使用中,从而便于人类用拖拽点击的方式来进行人机交互,乔布斯后来更进一步,用触摸屏的方式来实现放大缩小和划走。交互形式本身的可视化,就在把人类推入计算机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今,推理过程的可见性,则是在把人类推入AI时代。
AI 交互设计的创新与突破,往往源自于增强用户对机器的信任感。这份信任感,部分来自于透明,部分来自于可控。视觉对于人类如此重要,尝试打开人与机器的信任黑盒,精彩的创新就会到来。
看似是简单产品形态的变化,实际上是动利益格局的事情,比如开启深度思考后,网页链接从结果页上消失,只在引用来源哪里有一个微小的露出。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这是触动传统搜索根本利益的事情。
夸克之所以能够穿越「甜蜜的陷阱」,是因为早在2018年夸克开始做智能搜索时,就已经定位为无广告的商业模式和清爽产品风格,没有旧有利益格局的桎梏,才能有如今大刀阔斧的迭代进化。
谷歌之所以在AI搜索上行动迟缓,是因为Google过往非常依赖搜索的广告收入,AI搜索如果往前继续迈进,这股洪流下其实对于商业化的掣肘非常明显,会全盘推翻基于链接和点击量的旧生态,包括广告生态、创作者生态。
对于很多老牌搜索玩家来说,这波AI化重构,非不想,实不能也。但搜索行业面临三十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变法就会被淘汰,哪怕是大如谷歌。
最近看Notion创始人Ivan Zhao的访谈,我深有感触,他说,「关键是要有归零的勇气。我们重构过三次代码库,甚至解散过整个团队。创业者常被惯性推着走,但真正的突破需要完全重置」。
AI搜索的致胜法则有两步,第一步是产品要先跑,尽快占领用户心智,这是Perplexity给我们的启示,夸克今天的声量,已经做到了这一点。第二步至关重要,是能不能向下优化模型。
Databricks公司生成式AI副总裁Naveen Rao做过清晰预测:在未来两到三年内,API经济即将走向终结。模型提供商与应用层(Wrapper)之间原本的蜜月期,会彻底结束。
套壳王者们不是没有紧迫感,就连Perplexity此前一直依靠内部分类器进行请求路由,最近更是转型训练了自己的DeepSeek变体模型用于搜索用途。
夸克和通义模型本就是集团军作战,再加上阿里云已是亚洲第一的云计算公司,三位一体,有自己的自研模型,应用到底层一体,这是属于大厂的优势,因而不存在类似的隐忧,反而作为一种强势优点会被市场所认识到。蔡崇信就说,阿里巴巴实际上是极少数既拥有内部人工智能的能力,又拥有云业务的公司之一。
Alexander Doria关于Agent的思考中谈到,目前大部分西方AI企业还停留在「纯应用层」的竞争模式上。甚至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仅靠应用层打下一场战争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相比之下,中国的DeepSeek已经走得更远。
03 一些清晰的展望
夸克主导了这一波大模型叙事的新变化。
投资人朱啸虎近日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AI搜索、AI助手类应用的机会属于阿里、字节、腾讯等大厂司。
他以阿里旗下AI应用夸克举例说,夸克用户规模已经超过2亿,再加上阿里自研基础模型的赋能,是一个非常好的布局。从长远来看,决定AI搜索竞争力的是获客能力,阿里本身就有庞大的C端用户基础。
朱啸虎还发朋友圈说,阿里Al to C打出夸克这张牌,印证了过去的观点:
1)有好模型,更要有好应用,未来开发者要在应用领域找机会;
2)Al 应用将迎来爆发,甚至有机会出现新的超级应用,不限于 chat 形态,极大可能还是来自大厂;
3)AI 超级应用要足够易用,需要产品创新。夸克给了行业一个好思路,一个超级框连接用户需要的智能体
一夜之间,中国AI的叙事逻辑被完全改写:在2024,我们议论最多的是AI六小虎,而到了2025,局面就成了巨头三国杀(阿里-夸克,腾讯-元宝,字节-豆包)
夸克对于行业的意义相当深远———确定了极简入口与推理可视化的产品定义,以及模型和应用高度配合的全链条打法,更有大厂超强的C端号召力。
从Deepseek到Manus,再到夸克超级框,一波波的产品突进,也让研究者的认知逐渐加深:人类新型组织一定在孕育诞生中。团队规模在缩小,分工边界在模糊,人际沟通的必要性也大大降低,替代物自然是AI。聚焦在知识工作组织的微观上,变化已经在发生,缓慢的,而非剧烈的;潜藏的,而非流于表面的。
因而,我们能看到两股趋势会交汇在夸克上,一种趋势是普惠下沉的,被古老关键词模式挡在外面的用户,现在有了重新接入搜索的可能,此之谓人群广度,另一种是AI超级框就像一个对接生产力的水龙头,拿下越来越多的生产者,此之谓产业深度。
软件吞噬世界,而AI吞噬软件,这一波的价值重估,资本市场都在焦急地寻找新一波浪潮里的结构性变量,软件层公司们都在快速重构、快速卡位,而这里面积累最深,重构自身也最激进的,将被得到最大程度的价值再发现。
*仅介绍公司,不构成推荐股票的建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