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冬股份被冻结、长剧开机率大跌:“大制作时代”谢幕?

艰难时刻,适者生存。

作者| Mia

编辑| 李寻欢

全球股市震荡,利空频传。将目光投向行业,从长剧到电影,从2018年就开始喊的“影视寒冬”似乎真的到了最冷一刻。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Q1剧集开机数字与疫情刚刚结束的23年相当,相比去年跌去半数以上,为近四年内开机数目最低。2025年清明档三天累计票房3.78亿,较去年下滑高达55%,除疫情年份外为十年最低。

这个春天,对于头部电影公司博纳影业来说也是艰难的,除了《蛟龙行动》失利,还有4月3日博纳影业(001330)发布公告,控股股东于冬所持公司部分股份被司法冻结。

于冬股份被冻结、长剧开机率大跌:“大制作时代”谢幕?

许多时候,事件影响并非立刻兑现,而是在一段时间后才会真正显现出来。蝴蝶效应下,谁正在感受寒意?谁能安然穿越周期?

失意的博纳与失落的电影

从2021年盈利能力高居上市电影公司首位,到2022年250部影片斩获600亿元票房,再到回A上市拿下7个一字涨停,过去几年博纳一路高歌,但再到博纳当下的困局,加在一起也仅仅过去了四年时间。

博纳的高光时刻始终和主旋律商业大片捆绑在一起,“山河海三部曲”(《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 “中国骄傲三部曲”(《烈火英雄》《决胜时刻》《中国机长》), “中国胜利三部曲”(《长津湖上下》《中国医生》《无名》)三个三部曲系列10部电影,共计拿下了220亿票房。

于冬股份被冻结、长剧开机率大跌:“大制作时代”谢幕?

2021年上映的《长津湖》,以57.75亿元票房,在《哪吒2》之前,持续数年高居中国电影票房榜榜首。

2022疫情冲击,以及去年电影市场的低迷,为电影公司普遍带来了压力,加上博纳主控的几部大片票房表现不佳,旗下影院运营成本高企,主旋律大片之外的类型普遍失守,也加大了商业压力。

去年成龙主演的《传说》,总制作加宣发成本达3.3亿元,最终票房仅8000万+;《红楼梦金玉良缘》制作宣发预算同样在2亿元左右,筹备时间长达数年,票房仅有600万元。

2024年4月,于冬在北影节相关论坛上提到,博纳已经把资金全部集中在《蛟龙行动》。“因为周期过长,拍摄周期、制作周期、需要准备的周期过长,就把一个公司的现金流耗在这了。中小影片可能要停下来,要等这个片子上完。所以这两年博纳影业的片少就是这个原因。”

今年春节档,投资约10亿元的《蛟龙行动》被寄予厚望,于东本人更是亲自下场呐喊,但这部号称年度投资最大的国产电影,实际票房仅3.54亿元,无疑再次对博纳造成了沉重打击,带来的大窟窿将呈现在今年的财报数据上。

近三年财报数据的变化,也悄然折射出博纳从春风得意到黯然落寞的变化。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还高达31.2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63亿元。到了2022年,营业收入下滑至20.12亿元,归母净利润-7551.06万元。2023年,博纳影业业绩继续下滑,当年营收为16.0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53亿元,2024年,博纳影业的归母净利润预计再亏6.37亿元-8.81亿元。

其现金流压力从借款新闻已经流露一二。据博纳影业1月23日公告,拟向上海亭东借款不超过人民币4,000万元(含)用于业务发展需要。此番借款后,博纳向上海亭东借款累计金额已达7000万元。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87.2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0.0%。其中,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达20.14亿元,约占流动负债47.9%,债务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低于安全警戒值。

据悉,此次股份冻结的原因是于冬个人事项所致。于冬持有的1.37亿股被冻结,占其所持股份的48.70%,并且属于首发前的限售股,冻结期限自2025年3月31日至2028年3月30日,由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截至公告披露日,控股股东于冬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被冻结股份达到1.37亿股,占其持股比例的44.48%。

从公布项目来看,博纳仍在继续押注主旋律。谍战/年代电影《克什米尔公主号》已于2024年12月开机,大型史诗电影《四渡》已于2025年1月开机。在坚守电影主业的同时,博纳也在谋求着拓宽领域,去年上线了AIGC短剧和主旋律剧《上甘岭》,其他剧集还有爱国历史题材《林则徐》,澳门回归献礼剧《濠江潮涌》,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明月几时有》等。

旗下“博纳热爱”官宣了《狩猎时刻》《匿名举报》《拾光咖啡厅》《淑女本色》四部储备剧集,涉及都市商战,职场剧,犯罪喜剧剧,都市爱情轻喜剧。

博纳的困境,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电影缺少“用户思维”的困境。更长的筹备周期意味着更大的投资风险。《蛟龙行动》失利并非由于质量问题,而是由于几年前的选题思路已无法迎合当下市场喜好。爱国热情还在吗?在。群众自发N刷《哪吒2》推动其破纪录,便来源于这种爱国主义情绪。

疫情后观众对电影的娱乐性、情绪按摩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传统类型”失去了兴趣,能够票房大卖的都是爽片。清明档失利,缺少有分量的压舱石,也缺少这样的爽片“黑马”。内容风口变化迅速,船大意味着难以掉头,博纳一直以来高举高打的重工业大投资,可能已并不适宜于寒冬。

于冬股份被冻结、长剧开机率大跌:“大制作时代”谢幕?

碎片化时代,电影要和短剧抢观众,需要更轻量级、更机动灵活创新的打法。市场变化背后,传统民营五大的位次也迎来悄然变化,一直主攻青春和动画等中小成本制作、“谨慎求稳”的光线坐上头把交椅。以光线为鉴,或许能为博纳提供一定的转型思路。

“长剧向短”大潮中震荡的影视行业

如果说电影面临着“哪吒过后,如何让观众重回影院”的问题,影视剧则面临着“降本增效”提速、全面“短化”所带来的压力。今年剧集有小爆款,但还没有出现真正出圈的大爆款。

“去水分”,更短,更紧凑,“信息密度、强情绪浓度”是短剧“抓住观众”的诀窍,当前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长剧当中。

这是过去一年中已经被《我的阿勒泰》《新生》《边水往事》等多部短集数长剧验证过的答案,在短剧精品化的攻势之下,长视频有了更多的紧迫感,提高集均收入和播放量、减少“无效播剧”成为平台改善业绩的关键。

另外,广电总局对制作的严格要求,也推动了供给侧的改革。是以,今年以来,“变短”成为多个平台的关键词,并频频引发全行业热议。

一个月之前,网传优酷未来要将新剧集精简至12集以内,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也有消息称,优酷计划将自制剧和定制剧的集数控制在8-12集,单集时长不超过一小时,对于S+级别的大剧,允许拆分为两季制作,需在第一季立项时提交第二季的完整计划,以整改“注水剧”。

于冬股份被冻结、长剧开机率大跌:“大制作时代”谢幕?

爱奇艺创始人龚宇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表示:“内容时长要更短,集数要更短。广电总局公示的电视剧项目,从最高峰的时候每部剧45集,已经逐渐降低到去年平均每部28集左右。另外,单集时长也要降低,从45分钟到30分钟,到20分钟、15分钟、10分钟……不是硬性规定,但观众的需求就是要短。”

开头提到的“开机率下降”,便是“长剧向短”的直接结果。这一趋势在去年便有所显现。德塔文数据显示,2024年6月至8月中旬,电视剧市场新剧开机有20部,相较23年年同期的38部,开机率同比下降了47%。24年对比23年,为了减少成本,上新减少,联播增多。

于冬股份被冻结、长剧开机率大跌:“大制作时代”谢幕?

Quest 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仅有芒果TV的月活用户实现增长,而腾讯视频和爱奇艺的月活用户分别同比下降8%和16%。而红果免费短剧的月活用户同比增长551%至1.58亿,直逼优酷的1.84亿。

几大平台各有不同的挑战和应对。财报显示,爱奇艺2024年营收292.3亿元,同比下降8%,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公司的净利润为15.1亿元,同比下滑47%,财政压力势必会使其开机率降低,在押注短集数剧集的同时,主打年代剧、名家之作的“大家剧场”对长集数剧集保持着宽容;

优酷去年爆款颇多,但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在“1+6+N”架构调整后面临着更大的盈利压力,今年传高层将变动,谢颖、关旭业务对调,平台押注短剧较多,以及对“长剧向短”的推动力度最大;腾讯视频坚持精品化路线,目前尚未提出明确的调整,但开机也越发审慎。

此前某平台制片人曾向独角兽表示:“未来几年的主流方向就是减少采购,因为手里的存货就足够播好几年。”

压力一环环传递,意味着各影视制作公司也面临着调整改革的阵痛震荡期。三大悬疑剧场对打,类型剧中悬疑剧有上卫视分销的盈利优势、质感要求高、受短剧冲击小,而古偶剧受短剧冲击大、过往“注水”比例高,导致悬疑扎堆、古偶减少。

“过会”变得越来越难,“变短”增加了制作方的回本压力,需要转变成本控制方式和商业模式。资金紧张意味着只有头部S级项目能优先安全,中腰部项目可能推进更加困难,甚至夭折。

但事实上,不少创新黑马可能正是诞生于A级项目之中。网上盛传被验证过扛剧能力的“六大过会保障演员”,虽然大多目前尚无扑街之作,但也不是永恒的保障。

但并非所有的剧都适合“向短”,一刀切不可取。短剧思维的预制菜正在批量出产,长剧集与短剧集的创作逻辑完全不同。年代剧、历史剧等大剧正剧类型,往往需要更大的空间铺设世界观和人物关系,逐渐发酵情感,分几季播出则可能消耗热度和新鲜感。

放眼海外,《混沌少年时》《苦尽柑来遇见你》等爆款剧,集数虽短,但每一集却长至1小时以上,且这两部都并非以快节奏强反转见长,无论一镜到底的极致,还是亲情层面的催泪,都并非直接短剧化,而是允许情绪长线发酵。国产剧也不妨为内容创新留出更多的自由和空间。

从电影到剧集,行业普遍更缺钱了,艰难时刻,适者生存,如何“活下去”并“活得好”,是平台的疑问,也是萦绕在每一家影视公司、每一个创作者心头的疑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创造权威IP 赋能创业者——IP百创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6天前
下一篇 6天前

相关推荐

  • 小米专利可用太阳能为指环手环充电

    #小米用太阳能充电穿戴设备专利获授权# 天眼查知识产权信息显示,7月23日,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可穿戴设备”专利获授权。 摘要显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指环、手环或耳环等),包括壳体、太阳能板、电池和控制电路板,太阳能板、电池和控制电路板均设置于壳体内,太阳能板和电池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壳体设有聚光件,聚光件包括入光面和…

    2024年7月23日
  • #美团在泰州成立新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泰州汉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孙可青,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经营范围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物联网技术研发、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美团旗下Xigua Limited全资持股。 天眼查信息:https://www.tianyancha.com/company…

    2024年6月27日
  • #中石化英力士在天津成立新材料公司# 注册资本16.8亿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中石化英力士苯领高新材料(天津)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Stephen Mark Harrington,注册资本约16.8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合成材料制造、合成材料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咨询策划服务、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中国石化和INEOS STYROLUTION APAC PTE.LTD…

    2024年6月18日
  • 百度文库联手百度网盘打破AI模态边界,“自由画布”开启公测

    1月21日下午,在百度AI DAY活动现场,百度副总裁,文库事业部、网盘事业部负责人王颖透露,百度文库AI功能MAU已突破9000万,同时,由百度文库和百度网盘联合打造的AI创作新物种“自由画布”开启公测。

    2025年1月22日
  • #雄安科技创新成长股权投资基金成立# 出资额10亿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雄安科技创新成长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河北雄安雄创未来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中国雄安集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资额1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合伙人信息显示,该基金由河北雄安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合伙)、雄安科技产业园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河北雄安雄创未来产业投资管理有限…

    2024年8月23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邮件:9392979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